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讨论三: 气道内混合真菌感染如何实施局部治疗? |
专家讨论
施毅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这例患者肯定存在混合感染,有糖尿病基础疾病患者,混合感染较为常见。如果此时没有太多细菌感染的依据,患者又是CAP,排除院内感染,在经验性治疗选择时,主要覆盖肠杆菌细菌,能够覆盖产ESBL菌,基本已经足够,不一定全部都要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当然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真菌感染时会出现肉芽肿样生长,与气道内壁附着非常紧密,分泌物黏稠,导致气道不通畅。CO2潴留常以阻塞性原因为主。通过气管镜可见该患者病变较为广泛,大部分黏膜肥厚,肉芽肿样生长,有膜样物质,都会阻塞气道,使气道压力增高,此时再给压力,会使气道有效通气量不足,所以会导致PaCO2增高,这是其中原因之一。针对抗真菌治疗,在重症感染静脉给药的同时能否加入雾化吸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循证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如果患者局部病灶非常明显,完全可以联合雾化吸入。最近我们编写了一部关于呼吸道感染经气道给药的专家共识,包括经气道雾化吸入、经气道导管注射等方法。真菌感染局部给药方法要根据病变性质决定,国外更倾向于雾化吸入,因为他们认为真菌感染时的病灶往往不会局限在某一部位,如果病变比较广泛,雾化吸入能够使药物在肺组织均匀地分布,另外,如果雾化吸入的设备好,药物雾化后的颗粒会很小,更容易到达远端的小支气管甚至肺泡,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与静脉用药联合,疗效会更好。如果病灶相对较为局限,例如病灶位于单侧肺或者某一肺叶,而且局部有空洞形成,此处药物难以渗透进入,此时可以使用气管镜加导管或者直接气管镜给药,这样使得局部药物浓度更高。所以,对于混合真菌感染的局部治疗,雾化吸入的推荐更多;对于局部的空洞病灶,可以考虑气管镜局部注入方式。对于能够经气道给药的抗真菌药物,目前主要推荐两性霉素B,该药不会被黏膜吸收,能够长时间滞留在气道,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其他抗真菌药物,如唑类药物,仍在探索能否气道给药,因为该类药物经气道给药后会较快进入血液,如果联合静脉给药,可能会增加静脉血药浓度;同时该类药物滞留在气道内的时间较短,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所以效果欠佳。当然也有在临床试用的案例,但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探索唑类药物能否加入脂质体,避免其被黏膜吸收,使其停留在气道的时间延长,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如果患者病情不是非常重,治疗也较为及时,经验性治疗3~5 d后患者病情能够控制,静脉给药也是完全可以的。其中涉及的问题是诊断的时间,如果诊断较早,单独静脉给药可以控制疾病进展,但如果诊断较晚,局部病灶较为明显,肉芽肿病灶已经凸出,气道狭窄且增厚,此时建议加入局部给药。此外,如果病灶为局限性,肉芽肿明显,甚至有空洞形成,空洞壁较厚,并且确认为毛霉感染,此时即使局部给药也很难渗透,建议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手术切除病灶,然后再继续全身或局部雾化吸入治疗,改善患者情况。
曾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雾化后,药物颗粒小,能够广泛分布。曲霉或者毛霉感染,病变在局部或者气道黏膜,可以局部注射。雾化装置近年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都采用高流量驱动或者超声雾化,现在的振动筛孔雾化器可使药物微粒更均匀地分布至气道远端,治疗效果更好。抗真菌的雾化药物多选用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较少。现在多数指南共识较少推荐局部直接给药,多推荐雾化吸入。
5月19~22日
经美罗培南(后降级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奈唑胺+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抗感染,ECMO+有创机械通气维持呼吸,持续床旁血滤治疗、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升压药物逐渐减量致停用,体温持续不高(最高37.2℃)。患者WBC和PCT水平逐渐下降(表2)。
表2 患者血常规及PCT检查结果
5月21日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明显吸收,但仍有胸腔积液(图8)。
图8 患者胸部CT(2021-05-21)
气管镜下可见双侧支气管大量肉芽及坏死物,部分堵塞气道,给予多次气管镜下清理及局部给药,气管坏死物及肉芽明显减少(图9)。
图9 气管镜治疗
5月23~24日
患者5月23日下午14时左右,出现血压下降,降至55/35 mmHg,心率123次/min,体温正常,给予补液,升压(升压药物使用量逐渐加大)对症治疗,考虑感染加重,加用磷霉素加强抗革兰氏阴性菌,加用丙种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后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升压药逐渐减量。患者PCT水平明显升高(表3)。
表3 患者血常规及PCT变化情况
讨论四: 患者病情反复、加重的原因是什么? |
专家讨论
陈成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前期抗曲霉治疗应该是成功的,因为患者休克、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均获得改善,但后期又出现病情变化。我有几点问题也和大家共同讨论。第一,患者右下肺一直存在大面积致密影,究竟是胸腔积液还是肺不张?如果是胸腔积液,可以引流并送检。第二,除了曲霉,有无其他病原体阳性发现,如ICU中常见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是否合并血流感染?
淦鑫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通过全身及局部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及影像学均逐渐好转。5月23-24日,患者病情反复且加重,我认为患者最初应该存在细菌感染,尽管未见NGS相关报告。患者PCT水平明显升高,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血流感染。我个人考虑可能是感染因素导致的病情加重,而且可能是耐药菌感染,需要再次进行血培养或灌洗液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原菌。
患者入科后多次痰培养提示多食伯克霍尔德菌和皮氏罗尔斯顿菌,灌洗液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但多次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患者所用抗生素皆为敏感抗生素,再次加重是否合并其他感染?还是血流感染?
血mNGS检测,结果回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阴沟肠杆菌复合群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未检出真菌(图10)。
图10 患者血mNGS检测结果
气管镜下黏膜活检:活检标本(右下基底支气管开口)镜下可见真菌团块及坏死。气管镜活检标本(右上叶前段)镜下大部分为坏死组织,其间可见少许退变的真菌样物,另见少许游离的鳞状上皮,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图11)。
图11 患者气管镜下黏膜活检结果
5月25~28日
患者感染无法控制,WBC及PCT等指标持续偏高,升压药物逐渐加量至极量(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特利加压素),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5月28日再次复查胸部CT示双肺渗出明显增多,病变加重(图12)。
图12 患者胸部CT(2021-05-28)
转归
5月29日
患者复病情极其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自动离院。
未完待续
来源:重症肺言 病例提供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