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已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丨吴永健教授专访

2023-06-2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第二十一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23)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2日召开,本次会议将延续“合作、创新、转化”的主题,会议日程将包括特邀讲座、示教演示、最新临床试验发布、专题研讨会、第壹现场专家访谈等等,内容涉及冠心病、瓣膜和结构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及相关药物治疗诸领域的特邀最新进展学术报告。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接受采访,对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情况、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

Q1: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国内目前发展情况怎么样?


吴永健教授:近10余年是中国在结构心脏病领域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从无到有,紧随国际步伐,加快速度追赶世界的水平。


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从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到心衰、左心耳封堵,技术和从业人员都在飞速地发展,以主动脉瓣TAVR技术为例,中国历经多年发展,有超过10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手术操作人员能够独立进行手术。


关于器械研发,中国在器械研发方面依然是可圈可点。主动脉瓣领域的器械,包括自膨胀式瓣膜、球扩式瓣膜、短瓣架瓣膜、干瓣,与世界的步伐齐头并进。中国也有数款左心耳封堵器用于房颤患者,能够独立进行房颤左心耳封堵的术者达到100~200位。到目前为止,从技术发展、人员培训、掌握程度以及器械研发来看,中国的发展很好。此次,我也参加了美国的结构性心脏病会议,中国的很多瓣膜都作为大会主要报告的器械,如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等领域的器械。


总体而言,中国结构性心脏病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


Q2:今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


吴永健教授:主动脉瓣领域中,历经10年发展,技术已然成熟,而且这些器械多达五六种,现在作为商业化的应用有六种之多。


今年在主动脉瓣领域中值得期待的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单纯关闭不全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中的治疗难点。今年,经股动脉路径专门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器械称为“J-Valve”,即将在6月结束临床试验,这是全世界第一个针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设计的专用器械,值得全世界关注。美国结构性心脏病会议上也报告已经完成了30例,马上将在欧洲开展临床试验。


此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领域中,全球已经相对成熟并拿到CE MARK的Jena-valve,已经进入中国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阶段,估计年底能够完成患者的入选。因此中国在主动脉瓣领域已经进入到“纯反流”的时代,值得关注。


二尖瓣领域,中国有数款Clip添加的器械都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可能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获批,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器械应用于临床。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领域值得期待的是瓣膜置换。在中国,High Life瓣膜已经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早期推动比较缓慢,但至少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到二尖瓣置换的时代。


三尖瓣领域比较亮眼的是LuX-Valve,它是一款明星器械,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本土研发的器械更值得关注,已完成第二个经血管路径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非常好,目前进入随访阶段,预计明年能够获得AMPA证书,可以进入商业化的应用。


三尖瓣置换方面,除了过去的K-Clip以外,Cardio Valve正式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三尖瓣领域中至少有两款成熟的器械用于瓣膜置换。


三尖瓣领域包括GragonFly、PASCAL两个系统,Miltra Clip在内的用于三尖瓣修复的器械,都在缓慢推动中,中国的三尖瓣领域在世界中处于起跑状态。在美国此次TAVR年会上,Miltra Clip作为与美国平齐的器械,进行了大会报告,值得期待。


此外,中国今年已经开始做瓣膜置换后抗栓方案的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预计全国30多个单位加入,将来专门为中国人的抗栓方案提供依据。


Q3:您可以展望一下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未来的发展吗?


吴永健教授: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结构性心脏病手术量会成倍增加。


首先,今年TAVR手术量会超过15000例,比去年增加50%之多。未来5年可能达到3万例,未来10年可能增加到8万~10万例,和美国现在的情况相差不大,伴随着中国的老龄化,TAVR手术量增速较快。


其次,未来的5~10年,二尖瓣、三尖瓣的技术会不断成熟,尤其是置换。PFO、左心耳封堵术会继续以30%~50%的速度往前发展,将来会成为结构心脏病领域中手术量最大的两个手术。


最后,心衰领域的房间隔分流术可能会继续发展,现在中国有几款器械已经开始临床试验,目前已进入随访,我们也期待这些器械未来几年能为心衰治疗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总之,中国在经历了早期的艰难探索后已驶入快速车道,未来各项技术不断成熟,更多新器械不断进入临床试验,最终回归临床。毫无疑问,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将会更容易,并发症少,效果也会越好。

论坛报焦桐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