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红利
肿瘤标志物(简称肿标),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
1 肿瘤的早期发现。
2 肿瘤筛查。
3 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
4 肿瘤疗效的检测。
5 肿瘤复发的指标。
6 肿瘤的预后判断。
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疗效进行准确的判断,如果确认肿瘤标志物浓度持续升高,多数情况提示疾病进展,少数为肿瘤细胞坏死释放所致,以影像评估为准。目前多采用以影像学测量肿瘤大小为基础的RECIST 1.1或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肿瘤标志物变化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1 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2 反复多次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或者伴有多个肿瘤标志物升高。
3 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
前两种情况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些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肝脏、食道、乳腺、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也必须复查和随访。对于6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长期有毒物质接触史、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期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由于多数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理想,肿瘤标志物的种类日益增多,既要达到提高诊断阳性率的目的,又要考虑为患者节约费用,减少资源浪费,应选择最佳的组合作为首次检测项目,以下是国际上对常见肿瘤的推荐方案:
来源:武汉协和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