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8月19日,全国医师将第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为此,我们采访了老中青三代共11位医师。他们如何理解这个节日?对这个节日有什么看法? 他们在从医生涯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柯美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医生每天都在不停为患者看病,可能还没想过会有属于医生自己的节日。现在有了中国医师节,我和同事们都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同时也更有使命感。如果在这一天,能通过媒体的宣传,让大家了解第一线的医生是怎么工作的,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的很多医生、特别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工作量通常很大。有的医生一个下午要看60例甚至更多患者。医生处于这种疲劳的工作状态让我感到担心,这就像疲劳驾驶一样,这对诊治不利。
如果接诊量太多,医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看完,就有可能没有充分解决患者的问题。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医生把疾病的有关方面向患者解释清楚,有充分的交流,患者自己知道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和康复的办法,接下来就可以到社区医院继续治疗。现在三甲医院的患者人山人海,这不正常。
我眼中的医生
在从医之前,我认为医生要具备两个特质:一是身体健康,医生为别人看病,自己不能是个“病号”;二是有爱心,要愿意为别人提供帮助,不去计较得失。
从医后我慢慢体会到,好的医生还要具备更多的特质。
医生要有好的医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患者是贫穷还富贵,无论衣着华丽还是衣衫褴褛,医生都要平等对待。这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这很重要。甚至如果患者对医生的态度不好,我们也应该接受,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患者。
医生还要有好的医术,要有帮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终身学习。
医生还要保持心理健康。医生这个职业是要救死扶伤的,要面对很多突发情况,这是工作压力;此外,还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些都需要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面对。
患者生气,也可能是因为医生做得还不够好
有一次,一名学生跟我一起出门诊,他在叫号的时候不小心漏叫了一位患者,把排号在他后面的患者叫了进来。被漏叫的这位老先生非常生气,大声嚷了起来。当时,我到诊室门口,对他说,“真对不起,您来看病,我们却让您生气了,下一个就给您看。”顿时,老先生就安静下来。轮到老先生看病时,我想,他是患者,要像对待其他患者一样仔细为他看病。看病结束后,想不到老先生站起来连连对我和学生说,真对不起。
所以,我认为人和人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而不是针尖对麦芒的关系。患者生气总是有理由的,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解释不够。而在患者对我们发火的情况下,医生需要保持平静。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