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辨析|婴幼儿到底能不能用阿奇霉素?

2022-06-30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儿科疾病非原创 合理用药

作者: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 严虎


image.png

▲这是我收到的一条留言


推测留言者也是位儿科医生,应该是善意的提醒

可要知道,我平时也会翻看国内指南/共识,但从不会轻信。

我更注重这些专家建议背后的证据。说服我的只能是证据,而非专家。

好的,我们先来看看国内指南/共识里面的相关描述吧。


01

国内相关《指南》、《共识》和《规范》


国内关于婴儿使用阿奇霉素的最新建议,见于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


image.png


但这个诊疗规范并未给出该建议的参考文献,我推测它很可能引自2015年的专家共识,因为表达非常接近。


image.png


2015年专家共识中的“慎用”建议引自2013年修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上)》(引文22)


image.png


image.png


而2013肺炎管理指南的“慎用”建议引自2010年的国家药典之临床用药须知(引文72)


于是我又翻查了《临床用药须知》,发现2010和2015版几乎没有差别。


image.png

图片

花了不少时间,还买了2010和2015的《临床用药须知》的电子版,结果欣悲交集。


欣的是:付出有回报,发现了2019《诊疗规范》和2010《临床用药须知》的联系;


悲的是:国际上普遍认为低龄儿童如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首选阿奇霉素,而非红霉素,为何国内专家坚持10年“不推荐”阿奇霉素?


02

小婴儿为何慎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目前研究发现,小婴儿(尤其是出生2周内)使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和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存在相关性。


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

image.png


IHPS是一种罕见病,发生率约2-3.5/1000例新生儿。

肥厚、狭窄的幽门可阻碍食物进入小肠,会导致频繁的高压力呕吐、体重增长缓慢、甚至脱水,患儿常有强烈的饥饿感。

IHPS的症状通常始于生后3-5周,极少数患儿在出生12周后才出现症状。

IHPS患儿通常需要手术或球囊扩张治疗,部分无法接受手术干预的患儿可使用抗胆碱能药保守治疗。


IHPS病因尚不明确,男婴及早产儿相对高发。

小婴儿,尤其是出生2周内的新生儿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后,发生IHPS的风险会增加。

其中,使用红霉素后发生IHPS的风险超过阿奇霉素

而克拉霉素和IHPS的相关性不明确(缺乏克拉霉素使用于1月内儿童的安全性数据)


03

理性用药


理性用药,应权衡利弊

在此分享一段摘自于最新版《Red Book》的相关文字:

另一经典教科书《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也明确指出:阿奇霉素可用于所有年龄段(百日咳感染)的治疗或暴露后预防。


《Feigin and Cherry's Text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和UpToDate也有类似表达,不再赘述。

这些经典参考书及医生决策支持系统(如UoTpDate)在给出某个方案时,往往告知获益及风险,而“获益和风险”的依据就是最新临床证据。

医生和患者(家属)沟通治疗方案时不也该如此吗?

如果小婴儿面临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疑似或确诊百日咳),医生如果把下面这段内容告知家长,然后讨论选择阿奇霉素还是红霉素,我想不难做出决定。

image.png



04

感慨


《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诊疗规范》这类权威医学指导文件要基于现有最佳研究证据实践经验,理应字字斟酌、句句把关。


很难想象这样的事实:


2010年和2015年的阿奇霉素用药须知没有变动,均不建议;


2013到2019年间的指南、共识和诊疗规范的相关内容几乎没有更新


如果指南撰写者不广泛阅读、更新知识,广大医生再一成不变地遵照这些并不规范的指南/共识/规范,那么我们的儿童怎能得到真正规范的治疗?


来源:儿科严医生


精选专题

荐读列表 头条图.png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