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型靶向药物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研究进展

2025-01-05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作者: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杨静


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相关眼病(GO)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了临床医生的视野,包括: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靶向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靶向白介素(IL)-6、靶向B淋巴细胞、靶向T淋巴细胞、靶向IL-1、靶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靶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


本文将结合GO的致病靶点,简要介绍相关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一定治疗潜力的靶点,以飨读者。



靶向TSHR的研究


TSHR是甲状腺-眼眶组织的共同抗原。GO患者眼眶组织的TSHR表达高于正常人群,且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期的TSHR表达高于静止期。


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中,伴随着表面TSHR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因此认为TSHR在眼眶脂肪增殖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TSHR反向激动剂能阻断TSHR信号通路,减少眼眶成纤维细胞产生cAMP、磷酸化蛋白激酶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透明质酸的生成,理论上可以治疗GO。



靶向IL-6的治疗


GO活动期患者血清中的IL-6显著升高,而IL-6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可以激活T细胞、B细胞,导致组织增殖、眼外肌肥大、突眼。阻断IL-6与IL-6受体(IL-6R)的结合,抑制信号转导,可以降低记忆B细胞浓度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减轻眶部炎症反应。


托珠单抗
(Tocilizumab,TCZ)

一种DNA技术合成的靶向IL-6R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最早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后来尝试用于GO的治疗,发现其对于CAS评分、突眼度、TSHR抗体水平、眼球运动、复视、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眼眶部脂肪活检未见炎细胞浸润。

该药总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胆固醇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已被写入了国内外最新GO诊疗指南。



靶向B淋巴细胞的治疗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参与了GO的发病。


在GO患者中,T淋巴细胞表面的TSHR被抗原递呈细胞内化降解,抗原递呈细胞将TSHR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抗原一起呈递给辅助T细胞。


辅助T细胞被激活,分泌IL-2和干扰素(IFN)-γ,并通过白细胞分化抗原(CD)CD154-CD40桥接与B细胞相互作用,诱导B细胞分化成分泌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浆细胞,TRAb作用于眼眶成纤维细胞的TSHR,在1型辅助T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TNF的作用下引发局部免疫反应。


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RTX)

一种靶向存在于B细胞表面CD20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增强细胞凋亡导致B细胞耗竭,同时影响B细胞抗原递呈阻碍B细胞产生TSHR刺激性抗体和细胞因子等

研究显示,静脉输注RTX降低CAS比糖皮质激素更有效,也有眼科专家尝试采用眶内局部注射RTX治疗活动性GO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该药对突眼或复视似乎并没有显著的改善

总之,作为治疗GO最有前景的药物之一,该药已被写入了国内外最新GO诊疗指南。



靶向T淋巴细胞的研究


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眶部识别由APC递呈的自身抗原,引发免疫反应,促进眶部成纤维细胞增殖,刺激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损伤眼外肌;促进眼眶成纤维细胞产生糖胺聚糖,导致组织水肿。


近年来,抗T细胞治疗主要聚焦在T1DM,尚无抗T细胞靶向药物治疗GO的研究报道。



靶向IL-1的研究


IL-1由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体外研究表明,IL-1刺激眶部成纤维细胞产生糖胺聚糖,并且烟草提取物和IL-1在刺激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中起协同作用,IL-1R拮抗剂可以阻断这一过程。因此,IL-1有望成为治疗GO的一个靶点。



靶向TNF-α的研究


TNF-α作为炎症刺激因子能吸引炎症细胞在眼眶聚集并扩大炎症反应。抗TNF-α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止TNF-α与受体结合发挥抗TNF-α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抗TNF-α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可以显著减轻GO患者眶部炎症反应,提示抗TNF-α单克隆抗体未来有望成为治疗GO的选择。



靶向PDGF的研究


PDGF是一种促有丝分裂因子。GO患者体内的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分泌PDGF促进成纤维细胞分化,产生细胞因子,生成透明质酸。因此PDGF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GO的发生。


甲磺酸伊马替尼尼洛替尼是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PDGF受体络氨酸激酶的活化阻断PDGF介导的信号转导,进而阻断体外培养的眼眶成纤维细胞分化,减少细胞因子和透明质酸的生成。


研究表明低剂量达沙替尼可以减少眼眶组织的炎症反应,提示该药存在治疗GO的潜力。



总结


近年来,随着对GO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了临床医生的视野。然而,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靶向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潜在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禁忌证,治疗中全程密切监测,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总之,靶向药物在GO的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


图片

THE END

图片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领航计划”专项培训,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申请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