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储楚 辛磊
上消化道白光内镜是筛查消化道病变及早期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尤其是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在白光内镜下难以发现。
1966 年,日本学者 Yamakawa 创立了染色内镜,指应用特殊染色剂在消化道黏膜喷洒染色后,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黏膜产生明显对比,从而帮助内镜医师辨认活检目标是否病变。
染色液体卢戈氏液为I2与KI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以一个法国医生的名字命名,常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内镜下碘染色的机制是碘分子与细胞中糖原的相互反应: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里存在大量糖原,在被含碘分子的卢戈氏液喷洒后产生反应,黏膜显示为棕褐色。当食管发生异常增生或者癌变时,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碘染后的黏膜出现淡染区或不染区。
食管黏膜碘染色的效果分为4级(表1)。
临床使用前,需询问患者有无应用碘溶液(如增强CT造影剂等)后出现血压下降、心慌不适等过敏表现,明确有碘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卢戈氏液。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及孕妇应避免内镜下碘染色。
食管碘染色中卢戈氏液常规使用浓度为1.2%-2.5%。
具体流程办法是:
抬高床头,先对患者食管表面黏液、气泡等进行冲洗清洁。
随后从贲门向上均匀缓慢喷洒卢戈氏液至食管上段。
完成染色后可再冲洗食管,将多余的碘液和泡沫去除便于医师观察。
部分患者在食管喷洒卢戈氏液后会出现明显的胸骨后烧灼感及食管痉挛,医师在观察以及目标活检完成后可喷洒2.5%硫代硫酸钠以中和碘溶液,并将胃内残留液体吸出以减轻患者不适。
还需注意的是,食管黏膜损伤会影响碘染色效果,故再次进行碘染色操作应在7天以后。
碘染色可以增强早期食管癌的检测效能,其内镜下的异常征象主要包括以下3种。
1.“粉红征”(见图1):早期食管肿瘤区域的细胞因为缺乏糖原且病变区域鳞状上皮角质层缺失,在染色后3分钟左右出现卢戈氏液排泄区,也称为“粉红征”。
“粉红征”在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下观察可被强化,呈闪亮的银色,又称为“银色征”。
Shimizu等人报道,当将“粉红征”用作诊断高级别上皮内鳞状细胞瘤和食管鳞癌的指标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9%和94.0%。
Ishihara等人研究报道“粉红征”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或浸润性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95%。
2.“榻榻米”征(见图2):以传统日本房间用作地板的垫子“榻榻米”命名,指未着色区域规则的褶皱,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的有效指标。
如果在癌性病变中没有看到“榻榻米”征,肿瘤可能已侵犯到固有层深层,如果看到了“榻榻米”征,则病变侵入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
3.多发碘失染区:也被称为“豹皮样外观”。这一征象意味着患者患多发癌变或者复发的可能性较高。
图2:内镜下碘染色显示“榻榻米”征。
碘染色法具备灵敏度高、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等优势。
内镜下着色黏膜与不着色黏膜对比鲜明,可以帮助医师准确活检提高诊断率。
碘染色后病变区域明确上下界,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明确手术切除范围。
对手术切除标本也可以应用碘染色以确保切缘阴性。
操作时间较长,卢戈氏液刺激黏膜给受检者带来不适。
食管上段及咽部存在吸入性肺炎危险而无法进行碘染色。
由于食管炎性病变也能表现为淡染区,故特异性不高,需要增加活检及病理检查数量。
随着消化内镜器械及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更有效地筛查、诊断早期食管癌成为热门话题。
国内研究人员通过对647名受试者的长期追踪,发现无论食管卢戈氏液不染色区初始是否发现不典型增生病变,该区域的持续存在,都与其恶性进展存在相关,而基于此发现,可以建立更高效的筛查后监测策略。
内镜下碘染色与其他内镜技术的结合也表现出不俗的诊断效果,有研究发现碘染色联合NBI对病变部位的观察可以提高食管早癌的检出率。
碘染色联合放大内镜下对食道黏膜表面微小血管形态的观察对区分正常、病变黏膜以及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此外,有团队利用1099 名个体内镜下卢戈氏液不染色区的特征和基线数据,开发了诊断模型以提升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率。
1. 使用卢戈氏液的碘染色法具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势。上消化道白光内镜检查联合1.2%-2.5%卢戈氏液碘染色内镜是我国内镜筛查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2. 食管黏膜碘染色的效果分为4级:
一级为深染区,颜色深于正常黏膜,多见于糖原棘皮症;
二级呈棕褐色,见于正常黏膜;
三级呈淡染区,多见于慢性炎症性反应或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
四级为不染区,多见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原位癌和浸润癌。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委员
国家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入选上海市医学会“青年菁英”
研究方向为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与提升
1.单选题:临床食管碘染色中卢戈氏液常规使用浓度为?
A.0.6%-1.5%
B.0.6%-1.2%
C.1.2%-2.5%
D.1.2%-2.2%
2.多选题:食管内镜下碘染色的异常征象包括以下哪几种?
A.粉红征
B.“榻榻米”征
C.豹皮样外观
D.光晕象
答案:B
答案:ABC
电子染色及放大内镜的优势对比与临床选择丨消化质控4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