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通常肠内营养经喂养管将营养素输入患者体内,这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按喂养管的类型主要分为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等。这些患者往往无法经口正常饮食,当其需要服用口服药物时,临床上往往将药物研碎后与肠内营养一起输注。这一过程经常会发生药物与肠内营养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缓控释制剂都不能研碎,具体可查看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口服药物以及与肠内营养的相互作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酸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法莫替丁、左乙拉西坦、利奈唑胺、劳拉西泮、胺碘酮、美托洛尔、地尔硫卓、丙戊酸钠等。
氨茶碱:可与普通食物同时服用,但碳烤食物会增加氨茶碱的消除,半衰期减少约50%。
卡马西平:卡马西平能被PVC材质的喂养管吸附,导致药物的损失。可将其用无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以减少药物的吸附程度。
环丙沙星:肠内营养中的钙、铝、镁、锌等离子与环丙沙星形成螯合物而减少其吸收。此外喂养管会减少药物的吸收,故该药不能通过喂养管给药,如必须给予,可通过静脉途径。
左氧氟沙星:肠内营养中的钙、铝、镁、锌等离子与左氧氟沙星形成螯合物而减少其吸收。建议在给予该药前或后至少2小时给予肠内营养。
地西泮:喂养管会吸附地西泮,故尽量不要通过喂养管给药。
埃索美拉唑:可将片剂溶于水后通过喂养管给予,此外需在给肠内营养前1小时给予。具体方法可参照药品说明书。
兰索拉唑:通过胃管给药前后1小时不能给予肠内营养。研碎兰索拉唑缓释胶囊的颗粒会导致喂养管堵塞,可用酸性饮料溶解(如苹果汁、橙汁等),并用其冲洗,以避免堵塞喂养管。
奥美拉唑:研碎颗粒后,接触酸性液体会使奥美拉唑失活。避免研碎,并且可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溶解以减少其失活。建议在给予该药前或后至少1小时给予肠内营养。
泮托拉唑:研碎泮托拉唑缓释片会导致喂养管堵塞,可用酸性饮料溶解(如苹果汁、橙汁等),并用其冲洗,以避免堵塞喂养管。
左甲状腺素钠:与食物同服会减少其吸收,并且增加粪便消除。应至少在给予肠内营养前1小时给予该药。
青霉素V:与食物同服会改变其生物利用度。建议在给药前1小时、给药后2小时不要输注肠内营养。
苯妥英:肠内营养和喂养管会减少苯妥英的吸收(与蛋白质结合、溶解度低、喂养管吸附)。建议给予苯妥英前后1小时不要输注肠内营养。
硫糖铝:硫糖铝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导致喂养管堵塞,因而不能与肠内营养同时使用。建议在给药前1小时、给药后2小时不要输注肠内营养。
华法林:肠内营养中的维生素K会拮抗华法林的作用。建议在给药前后1小时不要输注肠内营养。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