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现有教授5人,其中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医师2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38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讲席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海外优青1人。
在2022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是神经内科位列全国第10,连续2年进入全国神经内科第一方队。
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是神经内科位列全国第5,近几年基本持平,已连续五年处在全国第一梯队。



图:浙大二院神经内科两大排名稳中向好,张宝荣主任代表科室接受医院表彰
据统计,2023年科室总收入超2.6亿,门诊、急诊人次(超30万)和出院人次(超8000人次)较2022年大幅回升,平均住院日(约7.5天)基本持平,肌电图和脑电图的检查量以及神经介入的手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住院常见病种方面,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和脑出血位居前三。
在教学工作方面,科室2023年医师资格考试首次通过率和规培学员结业考核首次通过率继续保持100%,本科生带教满意度全院第一。科室牵头制定新版《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方案(神经内科)》。此外,张宝荣教授主持的浙江大学第二批本科MOOC建设项目《神经内科常见症状的临床思维培训》完成并上线试运行。吴盛主治医师获医院青年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科室医生积极申请教学改革项目并发表教学论文。
在科研工作方面,2023年科室(含双聘教授/博后)承担课题项目数再创新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或面上项目)16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省部级课题8项,获得医院颁发的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佳科室组织奖。科室成员共发表SCI文章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共7篇,大于5分的约25篇。双聘教授业绩更为突出,以李晓明教授、白戈教授等为代表,在Cell等顶级杂志上报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荣誉方面,刘恺鸣主任医师作为主要执笔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参与国内多部头痛指南/共识的制定;张宝荣教授、楼敏教授获得浙大二院科研突出贡献奖(“三重项目” 负责人);阮阳、陈聪、杨德壕医师获得浙大二院青年科研先锋奖。童璐莎主任医师获得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张梁副主任医师等14位同事获得浙江大学医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图:科室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佳科室组织奖,张宝荣教授、楼敏教授获得科研突出贡献奖,阮阳、陈聪、杨德壕医师获得浙大二院青年科研先锋奖
2023年,科室主办或承办了多次国际、国家级和省级大会,包括第十一届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术会议西湖大会、第五届疑难未诊断运动障碍疾病国际研讨会、2023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浙江省抗癫痫协会第七届学术会议、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控中心成立10周年大会、2023广济神经病学前沿论坛、2023西湖癫痫论坛等等。多位专家在各种国际、国内会议上担任主持或作专题发言,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此外,科室各亚专科定期举办患教活动,例如“内外抗帕,爱传万家”帕金森病健康教育科普及义诊、“癫痫的规范化诊疗:从院内到院外”——浙大二院癫痫关爱日等,普及疾病知识,宣传科学诊治。
图:李晓明副校长以及部分科室前辈、现任领导、病区护士长、双聘教授和同事合影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4年,科室全体成员将满怀憧憬与希望,戮力同心,奋楫笃行,在崭新的一年,成就更好的科室,成就更好的自己!
来源:浙医二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