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璐
来源:看肝病观世事
好友微生物检验的宁老师深夜发文,说了说他了解到的罕见病诊治的现状:
不知道多少次会诊
不知道外请几轮专家
不知道多少次和不同平台深挖
不知道怎样反复思考吃不香睡不好
才换来一个确诊
……
也许仅仅一次暴力,一切就都消失了。
我在下面回复到:我是幸运的,最初虽未正确诊治,但是,没有暴力,反而收获了人间真情!
以下就是我和小郭的故事。
2019年底,小郭做完肝穿回到山西老家过年,疫情猝然发生,小郭不能返京。看到刚出的病理结果,我心中万分焦急。虽只有一年多的肝脏受损,病理却提示已经显著的纤维化,她已经不能再等,疫情既然已经开始了,短期是不可能结束的,这个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小郭的病情不允许等啊,按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评分标准,可以基本确诊AIH了,于是,我从病历系统里找到她的电话,拨通了她的电话并加了微信联系。虽然在门诊已见面三次,但是门诊时间毕竟短暂,微信里我和她详细聊了很久,告诉她各种可能的情况,结合自己之前的诊治经验,开始按照AIH进行治疗。阻击新冠的日子里,和小郭的一次次微信或电话联系也成了我紧张工作的一个调剂,我俩成了忘年交,无话不谈,聊她的就诊过程,工作经历,甚至谈到她的男朋友。
AIH的标准治疗,激素是重头戏。小郭能用吗?她之前可是因为吃结核药吃出来的肝损伤啊,加了激素,结核会不会复发?我是一名肝病感染科的医生,这些问题不得不考虑清楚。
我把小郭的之前在山西太原因结核住院的病历重新整理了一遍,后来她因为工作又到了中大医院继续她的抗结核治疗,最终还是因为肝功不好不得不提前终止抗结核治疗。几个月前她找工作来到北京。本想着停完抗结核药肝功就能好转,结果到我门诊的时候,我一算,已经停药8个月了,肝功能还是没有恢复,而且,细微的一些变化,让我感觉不是一个常见病,而且疾病还在进展,非常需要做肝穿进一步确诊。
小郭接受了我的提议,在过年前接受了肝穿检查,过程很顺利,愉快地出院了。出院前,我告诉她拿了肝穿结果可以再来找我看。
意外的是,百年不遇的疫情来了,没有多少征兆。
我先请教了老年病医院搞结核专业的陈雪林老师,他说你们不是刚又复查了她的CT吗?肺里病变是稳定的,可以先治疗你们的肝病。等肝好一些就可以加个异烟肼单药预防结核就行。
那就开始治疗吧,我告诉小郭,让她买好相应的药物。
按照AIH治疗3周后,小郭终于在老家做上了第一次化验,结果并不理想。难道是诊断错了?我赶紧联系了病理科老师要来小郭的肝穿病理图片,发给诊治AIH的全国有名的首席医学家马雄教授,同时也发给北京既会临床又会病理的友谊医院的赵新颜教授,热心的赵教授还给我打来电话主动沟通患者病情。我们商量着做了治疗的调整,我和小郭赶紧联系,她说我尽快来北京找我开药。
三月初的北京乍暖还凉,我终于再次见到了小郭,第一次见到她的母亲。知道是山西老乡,互说真是缘分。小郭还是那么瘦弱,可怜孩子,怪不得一年半前还患了肺结核,可谁知,这次回家才没几天,疫情就来了,及时回京成了奢望。直到三月初才辗转来到北京。
我科肝炎门诊自疫情开始就处于停摆状态,大家都在忙着抗新冠,胥主任也不例外。只好带着她到消化科,消化科的同事,有的已经变成了战友,帮开了硫唑嘌呤。我嘱咐她一定要及时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化验,本想1周后就复查,该死的疫情让她在调整用药2周后才得以抽血成功。但是,结果显示似乎变得更糟糕了。唉,怎么办呢?
赶紧继续求救赵教授,他们专门搞肝病的医生一直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答曰,最快的速度就是让小郭第二天赶到通州院区找他,看完赶紧住院。命运多舛,小郭看完赵教授的那天竟然发烧了,那时正值清明节,不可能马上住院,排查完新冠后小郭只好暂时离开了友谊医院回家等床。等床的间歇,小郭母亲打来电话说她情况不妙,我嘱咐她赶紧到急诊就诊。海淀医院急诊检查的结果显示,小郭溶血了,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两天后,小郭住进了友谊医院。但不是赵主任的科室,而是根据她的病情,赵主任帮她找的肝移植内科病房,在小郭住院期间,完成了病理会诊,基因检测等诸多工作。小郭父母不能来我们医院取片,我就自己去,那张收费单据现在我还留着,就当帮我的小妹妹的忙吧,邮件地址现在还存在我的顺丰APP。后来联系赵主任,说可以诊断肝豆状核变性这个疾病了。
哦,原来小郭和我说的手抖,是这个病啊,她还说月经不规律,停经两个月,原来如此。我当时还和她戏谑,是不是怀孕了。
后来的小郭的病情转归,我就通过在友谊医院感染科工作的田师妹打听着,赵教授太忙了,我不能总打扰他。他已经很帮忙了,一次小会上加上的微信,给他找来这么多“麻烦”,我实在是不好意思。但是我们都是为了病人,他一直给予我大哥般热心的帮忙。再后来,小郭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准备给孩子捐肝,我有些担心,但是友谊医院的肝移植团队国内一流,我安慰小郭母亲不要紧张。一切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师妹说她们签字离院了。啊?难道是?我不敢想,那个熟悉的电话,我没有勇气打过去。小郭的微信朋友圈一直处在不更新的状态,我不敢给她发微信,心情达到了谷底。和同一个科室不同门的贾莹师妹说这件事,她开导我,你已经做到了你所能做到的一切,剩下的就是天意吧。我依然不能释怀,陷入自我怀疑和深深的自责当中。我觉得,就是由于我对该病的认知的缺陷,作为小郭的主治医师,导致了她误诊误治,一个本来能治好的遗传病,在我手里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花季少女的生命戛然而止,小郭的父母该怎么办啊,还有她在国外留学的男友……
我的父亲是名老中医,曾经教导我中医是如何避免医患矛盾的。我一直以为,医患哪有矛盾,我们是同一条船上的战友,面对疾病这个惊涛骇浪,医生,是舵手紧握方向盘。患者,是那个身体不健全的乘客。我们只有彼此信任,携手共进,才能化险为夷,到达缓解或治愈的彼岸,但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世界。他说中医讲医不叩门,不主动找上来的患者不要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哎,可我呢?主动给小郭打电话联系,虽然动机是好的,可是结局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我确实在开头就犯了大忌。
让我慰藉的是,小郭父母对我从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承担下所有,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就是医者初心。
五月份的某一天,我主动拨通了小郭母亲的电话,她说他们已经回到了山西老家,开启了新的生活。我再次打开了之前关闭了好友功能的小郭母亲的微信,看到她在朋友圈还发了一次户外跳舞的图片,我知道她终于走出来了,真想当面给她个拥抱。
我也是一个青春期女儿的母亲,感同身受,我心疼他们。我知道,唯有时间能舔舐伤口,抚平创伤……
那一刻,我终于释然了,痛快地哭了出来,爱人走过来抱着我说:“你尽力了,接纳一切吧,不要再自我折磨了,小郭和她的父母一直是感谢你的。”心里的巨大包袱突然卸下了,那份沉甸甸的托付和小郭母亲最后说的那句“李大夫,我们一直信任您,您是个好医生”,转换成了我今后工作的动力和勇气,我唯有在专业上更精进,才能对得起小郭全家人对我的信任,对得起慕名而来的患者们那殷切的期望,我鼓励我所有的肝友朋友们,只要生命在,一切就可能有转机。一起努力吧!
我马上联系了检验科崔主任,疫情期间她们科太累了,但是她马上联系专业组负责人,促成了铜蓝蛋白在我院迅速开展,我又联系了病理科主诊医师,和她说了后来的会诊意见。小郭的病理简直太具有迷惑性了,病理科医生已经是在结合我给她提供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给出的病理诊断。她说她又加深对该病的病理表现的学习,之后我把小郭的病例作为一次科内业务学习,病例汇报+文献复习,让大家系统了解了这个罕见病,肝豆状核变性,避免其他同事误诊下一个小郭或是小李。
小郭是不幸的,下一个小郭或者小李,是幸运的……
在今年国际罕见病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开展医院第二批罕见病团队申报工作,作为一名罕见病诊疗的亲历者,投身这项工作是我的使命必达。所以,在消化科的牵头下,我作为秘书,加入到肝豆状核变性诊疗团队。我们的团队遍及十余个科室和平台科室,最后集结52名成员(不算领导们),希望我们的幸运52团队给下一个小郭或小李带来新的希望,早诊早治,我们响应国家号召,未来罕见病患者的生存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生为华夏人,幸甚至哉!
趁着写这段文字再一次回忆起了四年前的事情。小郭的容貌已经模糊了,但是她的笑我依然记得。我们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原打算留存的,后来实在不忍再翻看就删掉了,可是疫情初期的彼此的互相鼓励打气,却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夜晚透过窗户,仰望星空。看到天上的星星眨啊眨,我知道有一颗就是小郭,她一直在向我微笑!
最后,附上一点罕见病的知识,供大家参考学习。
为加强大家对罕见病的认识,自 2008 年起,每年 2 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2024 年 2 月 29 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为“Unite for change! Unite for equity! ”。
罕见病是指流行率和患病率很低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患病人数占总人口 0.065%~0.1%之间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罕见病也常被称为“孤儿病”,治疗该群体的药物常被称为“孤儿药”。我国继 2021 年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后,2023 年 9 月发布了《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先后共将 207 种罕见病纳入目录。据统计,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 7000 多种,72%的罕见病是遗传性的,其中 70%开始于童年。目前全球有三亿罕见病患者,我国罕见病患者总数已超过 2000 万。由于诊疗资源稀缺,罕见病诊治难一直是众多患者面临的难题。
罕见病和遗传因素相关性大。研究显示,平均每个正常人都携带有 2.8 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一旦夫妻双方携带相同的缺陷基因,就有可能生下有罕见病的宝宝。
罕见病属于出生缺陷范畴。通过婚前、孕前筛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的三级预防策略,可以有效防范罕见病的发生。
进行婚前、孕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孕前进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检测、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CS)等,从源头上予以预防。对筛查高风险人群在妊娠前进行遗传咨询,采用相应检测技术,确定病因,明确遗传方式等,再进行子代遗传病再发的风险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怀孕方式和产前诊断方法。
通过孕期各项产检筛出高危孕妇,及时予以产前诊断,预防罕见病先天缺陷患儿出生。
部分罕见病,如一些遗传代谢疾病、内分泌异常疾病等,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及时发现。进行新生儿筛查,对罕见病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可避免病情加重,降低不可逆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再科普一下肝豆状核变性这个罕见病。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因铜转运ATP酶β基因(ATP7B)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显示,中国人群的WD并不少见,推测实际患病率约5.87/10万,可谓是常见的罕见病。WD是少数几种可治疗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之一,所以,越是早诊断早治疗,并且终生监测,患者的长期预后越好。患者只要坚持驱铜治疗,遵循低铜饮食,定期做好随访检查,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