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肠息肉不能一切了事

2020-12-2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防治大肠息肉就可以防止大多数大肠癌的发生。大肠息肉容易复发,而由于肠道结构的特殊性容易漏掉,因此大肠息肉切除后定期复查相当重要。多食素少吃荤,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


癌症面前人人自危,但对癌前病变,很多人还是缺乏警惕。


老王两年前出现腹泻、腹痛、大便带血。刚开始他很紧张,担心患了结肠癌,但肠镜检查发现是长了两颗肠息肉,经切除活检证实是良性的大肠腺瘤性息肉,自此便把“定期复查”抛在了脑后。


结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大多数结肠癌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只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肠息肉并切除,可以预防大多数的结肠癌。但不少患者不愿进行必要的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息肉,做了息肉切除后更是不愿再理。


大肠息肉需切除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后者的原因则不明,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恶变的概率较高;而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可能癌变。


通常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尚不明确息肉的性质,一般需内镜下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的,如瘤体太大、生长部位不方便切除,要通过手术等其他方法进一步处理。


一般内镜下切除息肉并不是大手术。结肠镜术既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也是极为方便的治疗手段。只有做病理检查,才能确认息肉的性质以及癌变的概率,为结肠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息肉易复发,要定期复查


在息肉很小(直径小于0.3cm)时,一般通过肠镜也难以全部发现的,因此患者通常需要定期复查。但有些患者的肠息肉一次就切干净了,且息肉经病理检查为良性,这些人对定期复检往往就不太在意。这种态度,对肠癌的预防有弊无利。


肠息肉不是切一次就了事了,它可能再度复发,发生的位置和性质都可能不一样。因此,只要是曾经有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

1. 若息肉只有一个,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三年查一次;

2. 有多个良性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3. 若发现癌变的息肉,切除后应进行更的复查;

4. 若息肉根部癌变,必须一步做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多食素有利减少大肠息肉发生


从经验看,不少肠息肉患者喜欢肉食。虽然这只是现象,但研究已经证明,西化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引起大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而肠息肉就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因此,不多吃荤而多吃素,有利于清理肠道毒素,预防息肉的发生,进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机会。


所谓吃素,一般看重的是维生素和纤维素。如兼顾营养方面,可多进食深色的蔬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此外,应多进食通便效果较好的水果如大蕉、雪梨和奇异果等。


长期便秘的人更应多进素食,因为便秘会导致毒素过多吸收,对健康不利。但重视吃素不等于不吃荤,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


文章首发自王伯军大夫消化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