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液透析中的“隐形杀手”:这些急性并发症可能致命!

2025-03-05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依赖它维持生命。然而,这一“救命技术”也暗藏风险——治疗过程中可能突发多种急性并发症,轻则中断透析,重则危及生命。据统计,约20%~30%的血液透析患者会经历急性并发症。哪些情况最凶险?如何预防?


图片

血液透析中可能突发的急性并发症



1. 低血压

发生率最高(20%~34.1%),表现为头晕、冷汗、恶心甚至意识模糊。内瘘也可能闭塞。

原因:超滤速度过快、心脏功能差、自主神经病变等。 

处理:立即降低血流量、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必要时终止透析。 


2. 高血压

发生率约33.1%,多因容量负荷过重或肾素分泌增加引发。 

风险:可能诱发脑出血或急性左心衰。 

对策:调整干体重、使用降压药,控制透析间期液体摄入。 


3. 肌肉痉挛

18.3%的患者会出现下肢或腹部剧烈抽筋,常与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相关。 

缓解方法:局部按摩、补充高渗盐水或调整超滤速度。  


4. 心律失常

血钾异常(高钾或低钾)是主要诱因,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监测重点:透析中定期检测电解质,尤其是钾和钙。 


5. 失衡综合征

脑水肿预警!常见于首次透析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甚至抽搐。 

预防:缩短首次透析时间,采用低效透析模式。  


6. 过敏反应

透析器或管道生物相容性差可能引发寒战、皮疹、呼吸困难。 

创新疗法:分步治疗法(先透析20分钟再串联灌流器)可降低过敏风险。  


7. 急性左心衰与脑出血

容量负荷过重可突发肺水肿,高血压失控则可能引发脑出血。 

关键:严格控水、监测血压波动。  


8. 凝血与出血

抗凝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管路凝血或穿刺部位出血,需个体化调整肝素剂量。 


图片

如何降低并发症风险?





患者自我管理

控水是关键:液体摄入依从性差者,通过“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干预,可减少50%急性并发症。监测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干体重的3%~5%。  



医疗团队干预

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支持、并发症预警和应急预案,可缩短30%病情控制时间。技术优化: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较传统透析更稳定,低血压风险降低60%。  



技术创新

分步治疗法:先短时透析再串联灌流器,使低血压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下降40%。


图片

总结



血液透析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清除毒素,也可能引发致命危机。通过科学控水、个性化护理和技术改良,患者可显著降低风险。



来源:血液透析那些事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