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57岁女子同时感染新冠肺炎和登革热

2020-02-2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疫情播报

近日,新加坡卫生部门通报称,一名57岁的女性同时确诊感染登革热和新冠病毒肺炎,这是新加坡首例类似病例。

faf2b2119313b07e718a61136ac2d02597dd8c95.jpg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卫生部称,这名57岁的病患最初送医后被确诊感染登革热。在住院后,该名病患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因此接受新冠病毒筛查,确诊后随即被转到单人病房隔离。新加坡卫生部称,确诊登革热并不是误诊,病人的症状跟检验结果,都与登革热相符。此前,也有两名登革热病患曾经被怀疑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均已经被排除。目前,与她同处一室的其他患者都已经转移至单人病房,并逐一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新加坡医疗专家提醒当地民众,近期如感觉有发热情况就诊时,应同时关注是否感染登革热或流感,感染一种病毒不代表不会被另一种感染,如果错过治疗时机会酿成大错。有专家提醒称,新冠肺炎导致的身体酸痛与登革热有明显不同,登革热的疼痛集中于眼窝、后背处,同时登革热病患不会干咳、喉咙痛。

截至2月23日,新加坡感染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为89例,尽管目前没有发生大规模暴发,但是每天依旧持续有病患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根据新加坡环境局公布的数据,新加坡目前正处于登革热高发期。根据最新数据,新加坡今年已有2130人感染登革热,人数创2016年以来之最。

延伸阅读:

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咋区分?

“最近一直干咳,难道我被传染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哪些症状?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就意味着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吗?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什么是普通感冒?什么是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又有何症状?”近期,网上不停地更新着这些文章。许多人一边对照自己的症状,一边认真读着。刚确定自己得的不是感冒,不是流感,但又出现了刺激性干咳,严重时又会感觉呼吸时发憋,“完了,这次可能真的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了!”

作为耳鼻喉科医生,我们想说,不必慌张,一直干咳不一定是被传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过敏性鼻炎患者也会出现一种症状:刺激性干咳,咳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发憋情况。现正值冬春交际之时,过敏季遭遇流感高发季,又有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局部大范围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难免会引起众多惶恐。如最近一直干咳,如何居家判断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第一,针对现在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自我排查:1、是否到过疫区;2、是否接触过发热病人;3、是否有发热、乏力的现象。

若是有任一上述病史及症状,就必须遵照传染病法的相关规定,立即自我隔离,做好防护后至最近的定点医院进行诊治。

第二,若无任一上述病史及症状,仅表现为干咳,而且是刺激性阵发性咳嗽,考虑是否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支气管炎甚至哮喘”等病史。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冬春季节,常以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为首要症状;近日北京的气温不断攀升,随着春季的到来,一些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常伴有咽痒、刺激性干咳。

因此我们建议,严重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或季节性哮喘患者,可以在预计发病的两周前使用鼻喷激素或服用抗过敏药物(例如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孟鲁司特钠片等),可预防或减轻症状发作强度。若是已出现明显鼻痒、喷嚏、鼻涕及刺激性干咳,严重时甚感呼吸发憋不畅,也不必焦虑、慌张,可至医院耳鼻喉科专科就诊。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当下,注意防护,不要恐慌,采取媒体宣传的正确防护措施,避免进入人员密集的场所,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

(刘芳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雷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