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身体激素在早孕期的变化

2022-05-30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女性排卵后卵子进入输卵管,在壶腹部和峡部连接处,于8~12小时内与获能精子相遇,即进入受精过程。受精后的受精卵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经过桑葚胚再形成胚泡,在受精后第6~7天,由输卵管运输至子宫腔,在子宫内膜着床。胚泡的滋养细胞亦逐步增生成为绒毛,使胚胎与母体间的联系形成。受精后24小时受精卵即产生早孕因子,据研究它对母体淋巴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推论能防止胚泡被母体排斥。在早孕期最显著的生殖内分泌调控变化是滋养层细胞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亦不断升高。


早孕期生殖内分泌调控表现在: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由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构成,与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的结构差异主要在β亚单位(除了氨基酸构成有一些差异外,比β‐黄体生成素多2~34个氨基酸)。所含糖基也较多,相应血浆半衰期较黄体生成素长。着床前即由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早期增长迅速,约1.7日增长一倍,至8~10周血液中含量达最高峰,约150~160U/ml,而后下降。由于β‐HCG特异性强,利用特异性的抗血清检验血和尿样品[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或酶标测定法(ELISA)]是很灵敏的早孕诊断法。HCG的功能首要是支持黄体作用,即使月经周期黄体转变为早孕期黄体。其作用机制是与黄体细胞膜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黄体激素分泌。此外HCG有黄体生成素样生物活性,其β‐亚单位有促卵泡成熟活性,与绝经期促性激素合用可促进排卵。由于其作用时间较持久,促排卵应用时应注意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


2.胎盘生乳素

胎盘生乳素亦由合体细胞分泌,与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类似处,一般认为是促进胎儿发育的重要代谢调节因子。

3.甾体激素

随着受精卵发育,滋养层形成,绒毛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不但不萎缩,功能反而进一步提高。早孕期间主要由黄体分泌孕酮和羟孕酮以及雌激素维持妊娠。早孕末期黄体和胎盘间功能变换,甾体激素的分泌主要由胎盘所取代。胎盘形成,胎儿在逐步发育过程中所需的雌激素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胎儿参与了雌三醇的合成。


妊娠期主要生殖激素水平见图1。

微信图片_20220530101022.png

图1 妊娠期主要生殖激素水平



妊娠期激素还包括其他活性因子,有的归为细胞因子,作用比较广泛,有的在生殖系统作用比较明显,如卵巢内的抑制素等多肽类,下丘脑的阿片肽及相关物质,以及子宫内存在的多种活性肽等,对女性生殖功能均有一定影响。

来源:人卫助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