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肺癌类型的13%~15%,其具有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等特征。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长期以来是肺癌领域的治疗难点,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近年来,免疫治疗的蓬勃发展为ES-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使ES-SCLC患者的生存期获得显著延长。2025年2月5日,基于中国研究者牵头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ASTRUM-005研究里程碑式的突破,欧盟委员会(EC)批准我国原研的创新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S-SCLC的一线治疗。这是我国SCLC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成功“出海”欧洲的PD-1抑制剂,彰显了中国原研创新药物的实力与潜力。值此契机,《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ASTRUM-005研究主要研究者(LeadingPI)、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编委会副主编、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点评ASTRUM-005研究意义,探讨免疫治疗在SCLC领域的创新突破及其深远影响。
ASTRUM-005研究是一项旨在评估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共入组了来自6个国家585例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ES-SCLC患者。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15.4个月和10.9个月,风险比(HR)为0.63;两组的24个月OS率分别为43.1%和7.9%。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及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经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5.7个月和4.3个月。安全性方面,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已获批的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抗相似。该研究结果于2022年9月27日正式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主刊上,成为全球首个登上JAMA的SCLC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也是中国肺癌研究领域学者研究成果首次问鼎JAMA主刊。
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ASTRUM-005研究公布了延长随访数据和患者报告数据(PROs)。主要研究终点方面,总人群中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期较安慰剂联合化疗组显著延长,分别为15.8个月和11.1个月,降低疾病死亡风险达39%,亚裔人群和非亚裔人群的中位OS期具有一致延长趋势。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预估的3年OS率达24.6%,较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的9.8%有显著提升。次要研究终点方面,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5.8个月和4.3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4%。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较安慰剂联合化疗组提升10.2%(68.9%对58.7%)。6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且均在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其中位DOR较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亦获益显著(6.8个月对4.2个月)。
2025年2月5日,基于这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里程碑式的突破,欧盟委员会批准我国原研的创新型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S-SCLC一线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大放异彩。聚焦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研究立足临床实践的难点和痛点,积极展开探索,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进展。
在ES-SCLC一线治疗上,我们作为国内组长参与的IMpower133研究首次证实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具有显著生存获益。基于该研究以及随后CASPIAN研究的重要成果,免疫联合化疗成为ES-SCLC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随着我国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研究者科研实力的日益提升,从参与国际临床研究到主导国际临床研究,我们一路探索。ASTRUM-005研究作为由我们中国研究者主导的SCLC领域的首个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由来自6个国家的研究中心共同完成。在2022年ASCO年会首次披露数据时就惊艳了国际学术界,打破了国际上PD-1抑制剂在ES-SCLC一线治疗屡战屡败的困局,凭借突破性的疗效,这款我国原研的创新药物实现了PD-1抑制剂一线治疗ES-SCLC显著改善OS期的突破,也实现了中国学者牵头小细胞肺癌领域研究登顶JAMA主刊“零”的突破。其后,ASTRUM-005研究更新的长期随访数据夯实了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生存获益,以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获权威指南一级优选推荐,并为全球ES-SCLC一线治疗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作为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从研究启动至斯鲁利单抗的成功出海,我看到了中国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广阔格局和强劲实力,我也期待未来我们能主导更多高质量国际临床研究,从“跟跑”到“领跑”,带领更多国产创新原研药物登上国际舞台。
国产创新药物出海欧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多款药物的海外上市进程频频受挫。基于ASTRUM-005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斯鲁利单抗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以SCLC适应证“出海”的PD-1抑制剂,就此次欧盟获批的关键因素而言,应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临床未尽之需是创新药物获批的现实基础。欧洲每1万人中就有1~5人诊断为SCLC,SCLC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10%,患者疾病负担依然沉重,其中ES-SCLC患者预后更差,临床仍非常需要更多更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手段。
其次,高质量临床研究是力证创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ASTRUM-005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其在中国、波兰、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多个国家共开设128个试验中心,入组585例受试者,其中约31.5%为白种人。可以说,ASTRUM-005研究突破性成果为欧洲ES-SCLC一线治疗临床实践提供了更高质量、更直接的循证证据。
此外,欧洲药品管理局对药品的生产体系有严格的要求。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PD-1抑制剂严格遵循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管控,符合国际规范的产品质量要求,使其成功实现欧盟获批。
斯鲁利单抗此次成功“出海”欧洲又一次为PD-1抑制剂在ES-SCLC一线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更为我国原研创新药物在实现全球可及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吉林省肿瘤医院 程颖 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胡岳 整理
为了直面目前癌症防治工作中的严峻挑战并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号召,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秦叔逵教授、樊嘉院士、于金明院士等专家延续既往合作,共同筹办了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编委会,并于2024年4月27日在济南正式成立。在编委会专家的鼎力支持下,报社始终坚持建设医学媒体国家队品牌,与广大专家同频共振,以专家视角引领学术报道,以报社资源助推学科发展,持续产出高质量专业内容,共同推广肿瘤领域科技研究及临床转化成果,助力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肿瘤学编委会群策群力,全面贯彻《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筹办“编委之声”专栏,邀请各位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发挥引领作用,点评肿瘤学术前沿进展,传播优秀研究成果,启示科研学者。专栏固定每周邀约一位编委发布一篇点评文章,于每期《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B1版面刊发。
聚焦前沿热点,同思学科发展,共助健康中国,“编委之声”专栏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