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贾明睿:“好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2021-07-26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人文

2021-07-21_150536.jpg


贾明睿副主任医师


贾明睿,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委员及微创手术学组副组长、神经痛学组副组长,山东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医务人员的自我鞭策,是对患者的厚爱”


疼痛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疼痛科几乎涵盖了内科、外科、神经学科等专业领域,因此,疼痛科医生需要精通多专业的知识,方能做到在诊断过程中抽丝剥茧、融会贯通。这需要时间的历练,更需要过人的学习能力。


贾明睿常把自己的职业比作“侦探”,因为疼痛科医生需要以患者的疼痛为线索,分析出全部可能的病因,并通过经验和检查结果,进行逐一排查,最终揪出疼痛的“元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这样的闭环诊疗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贾明睿说,找寻疼痛“元凶”的过程就像黑夜前行,每走一步,都是巨大的考验,而照亮前行的工具,只有医生的专业素质。


《疼痛学专著》《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四件套”永远摆在他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每当工作间隙,他都将时间倾注在这些书中。他早已经记不清翻过多少遍,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卷曲的书角,像是在默默诉说着陪伴主人的时光。


读书和学习也是贾明睿唯一的消遣,下班回到家,一本书、一盏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这是贾明睿最好的放松方式。他的手机只关注学术类公众号,只收藏医学专业网页,唯一安装在手机上休闲应用软件则是“当当购书”,目的也是第一时间下单购买最新学术专著。对他来说,手机只是一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机器。


即使保持这样旺盛的学习热情,贾明睿仍然时常觉得“心虚”。


“医生这个职业是学无止境的,患者以生命和健康相托,我们怎么努力都不为过。”


贾明睿性格比较内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但为了汲取更多知识,开阔眼界和思路,他总是不断地去拜访业内同行。有一次,贾明睿陪孩子去北京参加艺术考试,送孩子进考场后,就前往中日友好医院拜访知名疼痛科专家樊碧发教授,向他请教最新的学术进展,谈至兴起,竟然完全忘记了接孩子的时间。


身边的同事们这样形容贾明睿:“一旦投入到专业领域里,他就能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一种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韧劲。”


每周一、二、四、五,是贾明睿出门诊的日子,每当此时,都会有数十位患者前来向他就诊。贾明睿已经记不清帮助过多少患者找到了疼痛的根源,让他们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来自四川的王大爷,在头面部带状疱疹结痂愈合后出现了严重的持续神经痛,贾明睿辗转找到病损神经。进行了针对性手术后的当晚,王大爷的疼痛感消失了,睡了数月来的第一个好觉。


24岁的济南小伙张明(化名),因腰椎间盘突出而无法直立行走,贾明睿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方案。术后三个月,张明就已经可以自己步行来医院复查了。


68岁的李大娘,突发持续双下肢发凉,贾明睿慧眼识别病源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其行腰交感神经节消融术。术后,李大娘立即感觉双腿温暖,现在再也不用天天穿着棉裤生活了。


每一位痊愈的患者背后,都是一个精益求精、不轻言放弃的奋斗故事。对于贾明睿来说,这些患者只是他行医生涯中的一个个插曲,但是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遇到这样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却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多年如一日,“三点一线”促进医患和谐


疼痛科的患者因长期遭受疼痛折磨,大多脾气暴躁、戒备心强,很难正常沟通。贾明睿在他们面前,总是把自己放在与之齐平的位置,真诚地去爱护他们。


这种爱护体现在他一点一滴的行动当中。他记得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复诊时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初诊病情、治疗方案、手术过程等。他不只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还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聊起家常为其减压。考虑到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他为患者打造最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不管什么样的患者,在贾明睿面前都变得平和、安静下来。20多年的职业生涯,他一直保持着患者零投诉的纪录。


为了能和患者更好地沟通,贾明睿建立了5个医患交流群,群里有近千名以往他经治过的患者。这些群平时都十分活跃,患者在群里提出来的问题,贾明睿每次都是有问必答。每天临睡前,贾明睿总是习惯把群里的信息都过一遍,确保没有遗漏回复,才放心睡去。


贾明睿还将患者的资料整理成册,建立起疼痛远期随访服务,定期电话或微信随访患者。他希望,每一个回访电话都饱含深情,因为他觉得,医生的职责,不只在于医身,还在于医心。


“患者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贾明睿总把患者的事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事排在最后。他时常忘记妻子和孩子的生日,每年都是等他忙完回到家,才发现饭菜已上桌,蛋糕已摆好,只等他上桌开饭。


每次没等贾明睿开口,妻子已经笑着迎上来:“回来啦,快洗手吃饭吧。”对于他的晚归,家人早已习以为常。


“其实我对家人是有很多愧疚的,因为在我这儿,他们总是被排在患者后面。”


贾明睿在医院的时间总是比在家里多,门诊、病房、手术室是他多年如一日的三点一线。与大多数中国医生一样,他的每一天,就是一次接一次的诊疗,一场接一场的手术。他经常刚结束门诊,甚至都没喝一杯水,就又投入到了手术中。



“跟死神抢夺生命,靠的就是专业和严谨”


在贾明睿的办公桌上,有一只老式的糖水罐头瓶,那是他用来喝水的杯子,杯子上的商标已经斑驳陈旧。杯子旁边,是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巾,因为他习惯于将干净的擦手纸,晾干后再使用一次。骑电动车上下班的他,风里来、雨里去,第一个来科室,最后一个离开……


不熟悉贾明睿的人,往往觉得他的节俭和律己,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对贾明睿来说,这样的行为,却是他故意而为之。


贾明睿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一名骨科专家。从记事起,父亲就教育他要温良恭俭,生活简朴,待人谦和。在他的记忆里,童年时代没有动画片,只有大书架上满满的书籍。小时候的他,也曾埋怨父亲对他的严苛,但是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的身影,听到身边人对父亲行医的褒奖,他逐渐释然,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和责任,并在幼小心灵中悄悄地埋下了行医的种子。


受父亲的影响,贾明睿从小就非常喜欢看中国的经典名著,最崇拜的人是思想家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他多年来的座右铭。“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人们的忧患意识普遍降低了。作为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和健康,我骨子里很怕失去这种意识,所以,我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严于律己,如履薄冰。”


谈到对医生的理解,贾明睿沉思了许久,答了一个“善”字。“行医是一个不断向善的过程,与病痛抗争,护航被托付的生命,我从中找到个人价值,获得内心充盈,这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门诊疫情检测任务危险而繁重,贾明睿主动申请去一线服务,穿上隔离服,为患者测量体温,并且接替科里的年轻医生,承担了许多工作。科室里的同事过意不去,想要接替他的工作,贾明睿总是说:“谁去都一样,我在前方,你们在后方,我们的职责都是治病救人,一个都不能少。”


采访结束,已是下班时间,贾明睿一如往常来到病房查看患者。他常问患者:“还疼吗?”疼痛令人难忘,疼痛也意味深刻。但作为一名医生来,患者舒舒服服、不痛不痒的状态和如流水般的日常,才是他心中最期望的美好。“不疼了!”听到这句话,贾明睿笑了……


来源:通讯员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郝爱 白晓亮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