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ACP 2018】陈荣昌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标准

2018-06-23作者:壹生综合学院会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

6月21~24日,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年会2018暨第十七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CACP2018)在贵阳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推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以规范化建设科室,推动全国呼吸学科的同质化发展壮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荣昌教授随后发表题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演讲。

QQ图片20180623210832.png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荣昌教授随后发表题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演讲。

加强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及二手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的使用以及不同地区药物可及性差异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形式非常严峻。新时代社会对更好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多学科交融的现代呼吸病学,要求要有数量足够多、水平足够高的优秀医务人员团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遭遇更高、更精准的挑战。因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规范化建设应运而生。

1.jpg

肺部少见病种类繁多,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肺泡疾病、气道疾病、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特殊感染、嗜酸细胞增多肺浸润性疾病等,给现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带来了挑战。通过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诊疗手段,现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全面的生命支持能力。然而,对142家三级医院调查显示,34家医院无重症监护室(ICU),这意味着近1/4的三级医院未开展ICU。因此,加强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按照国际现代PCCM科完整建制和体系推动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

提高诊治水平和应对疾病能力的关键问题

PCCM规范化建设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业务建制、硬件建设、人力资源、科室管理、文化建设。为了提高诊治水平和应对疾病能力,应该考虑如下关键问题:设立PCCM科和相应的病房、专属的呼吸专科门诊/专病门诊(如哮喘、慢阻肺、戒烟等)/门诊综合诊疗室(有专职护士)、隶属于PCCM科的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或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技术和人力资源(包括医师、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等)条件,规范管理诊治疾病和相关诊疗技术,建设多学科综合诊疗(MDT)和呼吸专科医联体,提高医疗管理、医疗质量与保证医疗安全、教育、研究、培养人才、科室管理等。此外,基于前期对我国各级医院基本情况的调研,推动我国现代呼吸病学的建设格局,还应充分考虑医院级别和地区的差异,分别制定三级和二级综合性医院PCCM科的建设标准,引导PCCM科的学科建设走向规范化,尽快建立起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PCCM科室。

PCCM学科建设标准的考虑

三级医院PCCM规范化建设准入标准 必备条件包括独立建制,科室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立专科/专病门诊、戒烟门诊、专科病房、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含专职人员,如专科护士)、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MICU/RICU且床位≥6张,是否配备门诊专科护士,是否具备PCCM专培、专修、单修(3年考核期)等9项,实行一票否决制。凡符合9项必备条件者可参加评定,根据分值和相应的条件评定为示范单位、优秀单位、合格单位;不符合必备条件之一及多项的三级医院,评定为培育单位。2.jpg二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标准 

考虑到很多二级医院没有PCCM科甚至呼吸科的独立建制,因此强调二级医院PCCM科必须独立建制,其业务建制至少包括专科门诊、专科病房、MICU/RICU或抢救室、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并具有相应的管理构架和机制。主要病种是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等。科室管理:治疗方案需符合指南推荐,并配备所推荐的药物。学组:根据二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主要病种或诊疗技术设置一定数量的学组,学组由高年资主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负责人,重点关注慢性气道疾病、呼吸感染危重症、肺癌和介入呼吸病学、间质性肺病和肺血管病、戒烟与疾病预防等。MDT:二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在医院内牵头建立完善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负责处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规范化临床诊疗工作。呼吸专科医联体:积极参与上级医院组织的区域性和全国性呼吸专科医联体,牵头成立地区呼吸专科医联体,指导下级医院呼吸疾病诊疗工作。教学:重点关注科室医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承担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在当地甚至全国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学科骨干在某个领域在当地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学科医教研具有一定辐射能力。

评定流程和认证

目前PCCM建设的评定,首先由医院根据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通过三至六个月的建设期后申请专家组的实地考核认定评级,在完成考核后由CACP、CTS、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质控中心共同挂牌认定,并定期复核、动态调整等级。

三级医院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的联动,落实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医疗力量,PCCM规范化建设将会为我国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提高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水平,助力支撑学科可持续的高水平发展、满足新时代社会对医疗健康的需求。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