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前沿进展】Am J Hematol:治疗边缘区淋巴瘤的新药进展

2023-08-28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图片




本期导读
附件2:PNG-今日血液logo.png

近日,《美国血液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刊发了一篇综述,概述了当下针对边缘区淋巴瘤诊治新证据和临床思考。


边缘区淋巴瘤 (MZL) 是第二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的7%。WHO将MZL分为三种亚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70%);

脾脏边缘区淋巴瘤 (SMZL,20%);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NMZL,10%),但该比例存在地理差异。


部分 MZL 病例表现为晚期,无法确定明确的器官受累模式,通常称为播散性MZL。


MZL各亚型具有异质性临床病理学特征,最佳治疗路径仍存在显著不确定性。


《美国血液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近日发表一篇综述,概述了 MZL 的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当前管理策略和复发/难治性疾病管理中新药的新数据。


(文末可查看全文pdf)


以下重点整理其中受关注程度高的新药部分,以飨读者。


边缘区淋巴瘤的新药


BTK抑制剂

一项伊布替尼研究中6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6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2;MALT 淋巴瘤 (51%) 是最常见的 MZL 亚型,其次为淋巴结 (27%) 和脾 (22%)。


贫血 (14%)、感染性肺炎 (8%) 和疲乏 (6%) 是最常见的≥3级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 (TEAE);59%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除1例达肝素治疗性抗凝患者发生5级脑出血外,其余均为1-2级;房颤4例 (6%)。


中位随访33.1个月,ORR为58%,中位 DOR 为27.6个月,中位 PFS 为15.7个月,未达到中位OS。


结外、淋巴结和脾 MZL 的 ORR 分别为63%、47%和62%。KMT2D 和 CARD11 突变与 DOR 较差相关。


维奈克拉在复发性/难治性细胞淋巴瘤(包括MZL)患者的Ⅰ期研究中显示出活性。


尚未进一步探索其单药治疗 MZL 的情况,但在一项小型Ⅱ 期研究中研究了伊布替尼与 BCL2抑制剂联合治疗,期中分析显示第16周的 ORR 为 84%(CR 42%)。


在单臂Ⅱ期 MAGNOLIA 研究中评估泽布替尼,既往接受过≥1线治疗的MZL 患者接受泽布替尼 160mg 治疗每日2次。


68例患者中常见亚型为MALT(38%)、淋巴结 (38%) 和脾 (18%),6%不确定。


患者既往接受过中位2线治疗,ORR为68%(CR 26%),MZL亚型之间的 ORR 率相似;估计15个月 PFS 率为82.5%。


最常见的 TEAE 为腹泻 (22%)、青肿 (21%) 和便秘 (15%),最常见的≥3级 TEAE 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0%);房颤和高血压各有3%的患者发生。


MYD88 和 TNFAIP 突变与有利 PFS 相关 (HR=0.09),KMT2D与较差 PFS 相关 (HR=6.5)。此外在疾病进展的2例患者中发现了 BTK 和 PLCG2 的获得性突变。


在43例 MZL 患者中探索了阿可替尼。中位随访13.3个月,ORR为53%(CR 13%),估计中位 PFS 为27.4个月。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初治 MZL 患者的IELSG47/MALIBU研究对 SMZL 和 NMZL 患者进行初步分析,在45例患者(SMZL组30例,NMZL组15例)中ORR为91%(CR 49%),整个队列的2年 PFS 率为77%(SMZL组86%,NMZL组59%)。


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0%) 和皮疹 (9%);3级房颤 (2%) 和高血压 (4%) 不常见。


Ⅲ期随机 SELENE 研究考察了复发性/难治性 FL 或 MZL 患者(占13.9%)在免疫化疗(R-CHOP或BR)基础上加用伊布替尼的影响。


大多数 (90%) 患者接受BR,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PFS(总体或 MZL 队列);伊布替尼组腹泻、恶心、疲乏、皮疹、发热、呕吐、咳嗽、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更高。


由于Ⅲ期研究结果为阴性,伊布替尼的 MZL 适应证已自愿退出。虽然可以超说明书使用,但由于泽布替尼或阿可替尼的安全性特征相对更佳,因此是首选。


新型CD20单抗

Ⅲ期随机对照 GALLIUM 研究对比奥妥珠单抗或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苯达莫司汀、CVP或CHOP),主要纳入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但分别入组了195例 MZL 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


研究没有足够的效力专门显示两组间 MZL 的 PFS 差异,中位随访59.3个月后奥妥珠单抗组和利妥昔单抗组的 PFS 无显著差异(4年 PFS 率分别为72.6%和64.1%),风险比为0.79,且队列之间的 OS 相似。


奥妥珠单抗组3-5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86.1 vs. 77.4%),5级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14.9% vs. 9.7%),但全因死亡更少 (19.2% vs. 22.9%)。


因此无法得出结论,奥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相比是否可改善初治 MZL 患者。


PI3K抑制剂

PI3Kδ抑制剂 idelalisib 是首创药物,在一系列惰性 B 细胞恶性肿瘤(包括MZL)中具有显著活性。


虽然惰性淋巴瘤的Ⅲ期研究已经开始,但idelalisib 与化学免疫治疗和其他新药联合使用时毒性相当大,进一步的临床开发已停止。


其他 PI3K 抑制剂包括copanlisib、umbralisib、parsaclisib和zandelisib,但由于担心Ⅲ期研究的毒性和 OS 结果,所有先前获批的 PI3K 抑制剂均已撤市,因此此类药物在淋巴瘤中不太可能发生进一步的临床开发。


CAR-T治疗

CAR-T研究的重点是侵袭性组织学亚型,但少数研究集中于惰性淋巴瘤患者。


ZUMA-5 是一项正在复发性/难治性惰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进行的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xi-cel)Ⅱ期研究,纳入22例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包括 CD20 单克隆抗体联合烷化剂)的 MZL 患者,MZL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6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52%的患者在接受 CD20 和基于烷化剂的治疗后发生过 POD24 事件。


MZL 患者的 ORR 为85%(60%CR),中位随访12.1个月中位 PFS 为11.8个月,估计的12个月 OS 率为92.9%。


所有22例 (100%) 患者均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其中2例 (9%) 发生≥3级事件,15例 (68%) 需要托珠单抗治疗。


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很高:17例 (77%) 发生任何神经系统事件,其中9例 (41%)≥3级。


14例 (64%) 患者需要使用类固醇。值得注意的是,MZL患者中≥3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高于同一研究的 FL 队列 (15%),且 MZL 患者中与 axi-cel 毒性相关的分析指标的中位增幅高于 FL 患者。


其他新药

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广泛用于FL,联合治疗对 MZL 也有效。AUGMENT 研究纳入了63例复发性/难治性 MZL 患者(占研究人群的18%),并将其随机分配至利妥昔单抗组或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组。


研究表明联合来那度胺可改善PFS (HR=0.46),但在 MZL 子集中无显著性。在初治患者中进行的Ⅱ期研究得出的 ORR 为93%(70%CR),MZL 子集的长期随访报告中,中位 PFS 为59.8个月,5年 OS 为96%。


IELSG40 研究中来那度胺联合克拉霉素,研究纳入了44例复发性/难治性 EMZL 患者;ORR为44%,2年 PFS 率为53%,毒性特征相对有利,但明显低于其他基于来那度胺的联合治疗,与克拉霉素单药治疗相似。


CD20XCD3 双特异性抗体正在一系列 B 细胞淋巴瘤中迅速发展,尽管mosunetuzumab、epcoritamab和 glofitamab的Ⅰ期剂量递增研究中纳入了少数 MZL 患者,但尚未报告 MZL 的专门Ⅱ期队列。


考虑到在 DLBCL 和 FL 中观察到的有利疗效和毒性,这些药物可能对 MZL 也有效。


MZL 中评估的新药总结见下表。


表  复发/难治性MZL中评估新药的部分Ⅱ期研究


小结

MZL 是一种惰性 B 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生物学、病因学和治疗具有相当大的异质性。


BTK 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型靶向药物对复发/难治性疾病患者有效。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 MZL 中的作用仍在多项试验中进行研究。未来的研究将定义更活跃的新型组合。


参考文献:

image.png


作者:赵龙飞

首发:聊聊血液


查看全文pd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