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腹症,消化科医生必须掌握这些要点!| 消化年度干货

2022-12-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上期回顾↓


急腹症,消化科医生必须掌握这些要点!


所谓“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急腹症病因繁多,表现复杂,病情重,变化快,历来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但只要我们熟悉急腹症的规律,掌握物理诊断的科学方法,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动态观察病情演变,完全可能实现早期识别、早期诊治该病。多年实践业已证明,多数急腹症患者可以通过病史和体检得到正确诊断,即使不能确诊,物理诊断也有助于判断诊断范围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如何从病史的角度,明确急腹症的症状学特点呢?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例如,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急性胰腺炎和消化性溃疡穿孔很少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大肠癌造成的肠梗阻在50岁以后相对高发,胆囊结石好发于中老年人,睾丸扭转好发于十六岁以下的男孩,若无足够警惕,常易漏诊。

对于急性腹痛的育龄期女性,务必详细了解月经史,警惕产科急症(例如异位妊娠)。

值得强调的是,老年人的疼痛敏感性较低,孕产妇的腹腔脏器相对位置变化较大,儿童各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免疫力较弱,这3类人群的急腹症常有不典型表现,需加倍注意。


腹痛的起病情况很重要


夜间从睡眠中痛醒是器质性疾病的特点,务必小心对待。

就起病快慢而言,胃肠穿孔常起病较急,而肠梗阻腹痛发生较慢,除非发生肠扭转,此时腹痛也可突然发生。某些疾病起病急骤,腹痛剧烈,以至于患者能清楚地回忆腹痛发生的具体时间,腹主动脉夹层即有这一特点。


要详细询问腹痛的部位和性质


以急性阑尾炎为例,该病发生时首先刺激内脏神经,引起上腹胀痛或隐痛,而后因阑尾炎症加重,刺激该处腹膜,造成右下腹痛,这就是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但转移性疼痛并非阑尾炎的“专利”,还可见于胆石症和消化性溃疡穿孔。最初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诱发上腹部内脏神经痛(胆绞痛),若嵌顿解除腹痛即可缓解。上述过程可反复发作,尤其好发于餐后,伴恶心、呕吐,以至于很多患者误认为自己患有“胃病”。但若结石持续嵌顿,引发急性胆囊炎,炎症刺激腹膜,疼痛开始局限于右上腹,并出现局部体征。因此,急性胆囊炎的疼痛也可称之为“转移性右上腹痛”

十二指肠前壁溃疡穿孔时病灶位于上腹部,该处症状和体征最为明显,随着肠内容物沿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造成盆腔脓肿,下腹痛则逐渐趋于显著,整个过程也有腹痛位置的转移,需动态观察方能正确理解。

急性胰腺炎腹痛多在中上腹,起初为难以忍受的剧痛(炎症刺激腹膜后神经丛),可向后背放射,后转为持续性胀痛(继发肠麻痹)。

典型小肠梗阻为脐周绞痛,阵发性加重。大肠梗阻造成的腹痛往往位于下腹部,疼痛自上而下发展,性质为撕裂样剧痛,须警惕主动脉夹层。


了解腹痛加重或缓解因素很有意义


深呼吸或咳嗽时腹痛加重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之一,见于腹腔脓肿、弥漫性腹膜炎等。 

呕吐后腹痛减轻见于胃肠梗阻,而胰腺炎和输尿管结石所致腹痛并不为呕吐所缓解。

排便后腹痛好转则多见于大肠和低位小肠病变。缺血性肠病、胆石症和胰腺炎的腹痛常在进食后加重。


几乎所有的急腹症除腹痛外还有其他伴随症状


一般来说,除非有明确的基础疾病,大多数急腹症都是先腹痛,后发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肾盂肾炎在发热时,多伴有寒战,是重要的诊断线索;而急性阑尾炎却较少引起寒战,起病24 h内即发生寒战高热更为罕见。

急腹症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见于两种情况:① 病变刺激内脏神经造成的反射性呕吐;② 空腔脏器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最初刺激腹膜可造成剧烈呕吐,但腹膜渗出液很快稀释了胃酸和肠内容物,故呕吐很少持续。而急性胰腺炎由于炎症持续刺激内脏神经,后期又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往往严重且持续较久。高位小肠梗阻呕吐量大,带有胆汁;而幽门梗阻易呕吐宿食,无胆汁;低位小肠梗阻很少在病初数小时即发生呕吐;大肠梗阻甚至可能完全无呕吐。

不少医生认为,患者腹痛发作后若还有排气、排便,则不太可能是肠梗阻,这是常见的误区。高位小肠梗阻早期由于肠蠕动加快,常有一过性腹泻;由于细菌过度生长等原因,小肠不全梗阻甚至会出现水样泻,因此,遇有腹泻的急腹症患者,需辨证分析腹泻的特点,不能据此而排除肠梗阻。


既往史是患者病情的“背景”


除现病史要详加询问外,要针对性地询问既往史。既往有周期性上腹痛,进食后缓解,此次腹痛加重,随后突发剧烈全腹痛伴板样腹,首先考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慢性右上腹痛,进食后加重,此次腹痛加剧伴发热、黄疸,要想到胆石症造成的胆系感染。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可造成肠粘连。心房颤动患者突发剧烈腹痛,首先要排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就诊前的治疗经过也值得重视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的现象还很普遍。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掩盖病情,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笔者曾见过一例急性阑尾炎,当地医院为了“退热”,给予20 mg的地塞米松,就诊时阑尾已坏死穿孔,但患者却无明显腹痛,麦氏点压痛亦不明显。

镇痛药物在急腹症的应用历来争议颇多。传统观点认为镇痛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相反,大量研究并未发现镇痛药物对急腹症诊断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急腹症并非完全不可镇痛,但须控制剂量,因人而异,镇痛后更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决不可依靠镇痛药物来代替细致严密的临床观察。

急腹症的症状学内容极为宽广,以上仅是简要介绍。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病史确实是急腹症诊断的基石。只有深入理解了急腹症的症状学特点,并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将其串联理解,我们才能掌握正确诊治急腹症的“金钥匙”,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延伸学习



引起急性腹痛的病种繁多,腹腔内各脏器紧密比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再加上不同的病人对疾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不一致,常有部分病人难以及时作出诊断,因此,总结、掌握急腹症的基本特点和诊治思路,对提高急腹症的诊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要点回顾
点击学习

4.png

诊断

思路

3.png

原则
急腹症早期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传统观点认为,急腹症患者在未明确诊断之前不能使用镇痛剂,以避免因使用镇痛剂掩盖病情、改变体征,影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甚至导致误诊、误治。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正确地使用镇痛剂不仅可以明显减轻急腹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感受,而且不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还有一些研究结果提示,急腹症患者早期使用镇痛剂后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不使用镇痛剂的患者。

要点回顾
REVIEW

2.png

药物

治疗

急腹症CT影像


急腹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申请急诊影像检查原因之一。由于患者多数情况下病情较重,带有吸氧、输液、心电监护等支持器具,无法进入核磁共振(MR)扫描室,而CT检查速度快,检查范围大,可对全腹一次性进行检查,而且在腹痛患者扫描时不能配合屏气时,高速的CT扫描可使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降到最低,减少对影像观察的干扰;加之对移动及生命支持器具进入扫描间限制程度较小,没有绝对禁忌证的CT即成了急腹症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很多疾病均可引起非外伤性急腹症,按病变机制,可有炎症、梗阻、穿孔、出血与缺血等5类。


要点回顾
点击学习

5.png

肠梗阻

6.png

肠梗阻

7.png

穿孔

8.png

急性

炎症

9.png

缺血

10.png

出血

下期预告

  • 如何管理消化道出血?这篇文章值得收藏!


点击图片获取更多消化临床干货

banner.jpg





推荐阅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