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瑞戈非尼于自2017年在我国获批上市以来,已经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细胞癌(HCC)等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示出显著临床获益,并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CRC)、肝癌治疗指南[1,2]。其中CRC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多数CRC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化疗在晚期CRC的疗效有限。可喜的是靶向药物在该领域不断取得进步,为延长CRC患者的总生存期(OS)、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带来了希望。
随着TKI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寻求最佳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模式也逐步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报特别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漪教授,旨在为广大临床医生分享CRC诊疗经验。
Q1、目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成为后线CRC诊疗热点,对于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药物的排兵布阵值得探索。请问靶免联合治疗CRC能否起到“1+1>2”的效果?
陈漪教授:
靶向联合免疫在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热点,在CRC患者的诊疗中,需根据CRC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CRC患者大多数为微卫星稳定(MSS)型,属于“免疫治疗荒漠”,单用免疫治疗对大多数MSS型晚期CRC患者来说疗效很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免疫治疗荒漠”患者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我们知道,血管正常化可以重塑免疫抑制的环境,提高放、化疗的疗效,经临床研究显示,经瑞戈非尼治疗两个月的CRC患者,可达到最佳疗效,此时肿瘤血管减少[3]。
那么,在瑞戈非尼基础之上联合免疫治疗是否能起到更好的效果?REGONIVO Ib期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主要是错配修复正常(pMMR)/MSS型CRC、胃癌患者,即“免疫治疗荒漠”的患者,在CRC队列,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CRC展现的抗肿瘤活性较好,客观缓解率(ORR )可达33%,总ORR为40%。此外,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有所减少,这也提示了Treg细胞的升高可能与疾病进展有关。支持这项研究的临床前数据显示,瑞戈非尼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有一定影响,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在肿瘤内的浸润与分化。尽管REGONIVO样本量有限,但也给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随着联合治疗方案的深入人心,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治疗或有机会为mCRC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探索靶向联合化疗、靶向联合放疗等策略,希望能有“1+1>2”的效果。
Q2. 目前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瑞戈非尼120 mg/d起始剂量似乎更能兼顾疗效与耐受性,请谈谈中国CRC者对于瑞戈非尼治疗的最佳耐受剂量是多少?此外中西医结合的中国特色治疗模式在未来不良事件(AE)管理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瑞戈非尼自获批晚期CRC三线治疗以来,应用于难治性mCRC患者的疗效又在多项随机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得到证实。在临床使用中,很多患者在接受160 mg/d剂量治疗的第1周期就会出现手足综合征及疲劳等不良反应,部分mCRC患者临床耐受性较差。
发表于Lancet Oncology的Ⅱ期ReDOS研究,得到了REARRANGE、CORRELATE和RECORA等研究的支持[4-6],该研究纳入123例mCRC患者,随机分入两个瑞戈非尼剂量组,分别为剂量递增组(起始剂量80 mg/d,每周递增40 mg,直至160 mg/d1-21,q28d),和标准剂量组(160 mg/d,d1-d21,q28d)。结果显示,相比标准剂量,第一周期接受剂量递增方案的患者能接受第三周期治疗的比例更高(43%),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8个月,相比标准剂量组延长0.8个月;中位生存期(OS)是9.8个月,相比标准剂量延长了3.8个月。通过剂量递增的方式给药,患者的生存获益明显增大。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剂量递增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综上可看出剂量递增方案OS更长,安全性更高。
考虑到患者的耐受程度,临床上较为稳妥的办法是采用120 mg/d起始剂量。在CORRELATE真实世界研究中也纳入了128例中国患者,起始剂量以120 mg/d为主(43%),其亚组分析显示,该组患者的中位PFS 2.1个月,中位OS达11.6个月[7]。相信随着瑞戈非尼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临床医生对瑞戈非尼的逐步掌握,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灵活调整用药剂量。目前的研究结果支持瑞戈非尼起始剂量120 mg/d方案可能是适合中国mCRC患者的起始剂量,具有较好的生存获益/风险比。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预防性使用激素类软膏可以减少瑞戈非尼手足皮肤反应。在手足皮肤反应的处理上,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一项临床研究采用了中药复方外洗制剂治疗手足皮肤反应,有效率较高,可有效避免靶向药物治疗中因皮肤毒性反应所致的减量、停药及中断,明显改善TKI相关手足皮肤反应导致的疼痛[8]。
本文由陈漪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