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训练内容(二):抗阻运动

2023-01-10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非原创
点击进入专题

微信图片_20221125182242.jpg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丁荣晶教授团队


抗阻运动,大家听起来或许比较陌生,因为这是专业术语,对于我们普通的患者来说,就是进行力量训练,那力量是什么?就是训练肌肉吗?训练了肌肉就一定有力量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说说“抗阻运动”。

什么是力量?从运动学角度来讲,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克服重量的能力?试想,人体要有力量或者人体要用力,发力,力量从哪里来呢?换个角度,如果把力量比作能量,能量要爆发出来,之前的蓄能过程就必须要有。那我们是否在平时的运动中蓄过能呢?

从运动筋膜学角度来说,人体内节段稳定性(如动态躯干、核心稳定性)涉及大量的筋膜结构和大量的筋膜力学传递。肌力经过肌内膜、肌束和肌外膜间复杂的传导途径传递。因此,力的产生就得通过力的传导才可以实现。老话说的妙“松得好,才有速度。松得好,才有力量”。


video

现在的学生族、手机族、电脑族等长期久坐等引起人体姿势结构异常,甚至因此而诱发的躯体症状也逐渐增多,他们反而越运动越难受,因此,避免盲目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何进行合理肌张力调整则显得更为重要。有研究表明,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运动,可以引发特定的生物学变化,调控生理过程。


21世纪早期有研究证明,有大量额外的力学传递是越过肌肉从筋膜传递的。这有助于发挥肌肉的功能。显然,肌肉不能独立存在。它与相邻的结构发生机械性练习,通过大量的肌筋膜力学传导对肌肉的“力量-长度”特征产生共同影响。


人体力量的产生,如果说局部力量的产生是局部肌纤维的参与,那么整体力量则是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活动,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神经对肌纤维的调动能力。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场景,就拿搬重物来说,可能一开始搬不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科学训练之后,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搬起来,这也是整体力量的运用。

我国《黄帝内经》里面提到的“肌肉若一”就是最好的说明。可见,在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人体运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来源:北协人心康


相关链接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困难?来看看这几篇文章!丨心内年度干货


心血管多指南汇总,附指南原文丨心内年度干货


警惕!房颤的9种症状


心衰“新四联”全解⑪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实战 


心衰“新四联”全解㉑丨ACEI和ARB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降胆固醇,有新思路!Circulation武汉大学研究


读懂本文,才能给患者说清血脂化验单

 

没有直立倾斜试验咋办?用24小时动态血压查反射性晕厥


多数高血压患者,130/80mmHg应作为控制目标


从中国三大研究看午睡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冠脉搭桥后,β受体阻滞剂怎么用? 

  

心房间传导阻滞也可以分成三度


治疗冠心病:介入、搭桥、药物哪种更强?


ESC最新结果:脑啡肽酶抑制剂不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功能


斑块破裂的另一个秘密


2021AHA妊娠期高血压科学声明之降压目标及降压药物选择 


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心衰“新四联”全解⑫丨SGLT-2抑制剂证据回顾


心衰“新四联”全解㉒丨ACEI和ARB治疗心衰病例实战 


心衰“新四联”全解⑬丨SGLT-2抑制剂的心血管获益机制 


心衰“新四联”全解㉓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分子结构及重要研究 


心脏骤停病因分类:【5H5T5C】终于有人提出来了! 

 

心衰“新四联”全解⑩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


心衰“新四联”全解⑳丨ACEI和ARB在心衰基础病及合并症中的应用

 

NEJM:60~8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血压控制在这个水平更好

  

JAMA:USPSTF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推荐意见的变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