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重磅活动,免费报名,点击进入: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吴川杰
说起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大家估计对这个疾病的名字都相当熟悉,但是估计不少人对它的诊断都不太有把握。
有血管狭窄就是烟雾病吗?没有烟雾血管能诊断烟雾病吗?
烟雾病,20世纪50年代首次在日本报道,日本于1974年成立烟雾病研究委员会。
该委员会分别于1978年、1987年、1995年、2009年、2015年、2021年,一共发布了6版烟雾病诊断标准。
其中,为我国熟知的是2009年发布的第4版诊断标准,该标准于2012年发布了英文版(PMID:22870528)。
2015年发布的第5版,因为只有日本版而没有英文版,所以该版更新并不为大家了解。
2022年,日本烟雾病研究委员会发布烟雾病诊断标准2021版的英文版(PMID:35613882)。
该版本相较于我们国内熟知的2009版(2012年英文版)改动较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A.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如脑血管造影是诊断的基本手段,至少必须包括以下发现。
特别是对于单侧病变或难以和动脉硬化病变鉴别时,有必要通过脑血管造影排除其他疾病。
1. 脑血管造影
(1) 以颈内动脉末端为中心的动脉血管的狭窄或闭塞。
(2) 造影动脉期发现狭窄或闭塞血管周围出现烟雾样血管。
注:单侧或双侧病变均可诊断烟雾病。
2. MRI和MRA
当以下MRI和MRA标准均符合时,可以诊断烟雾病(场强1.5T或以上,3.0T更好)。
(1) 以颈内动脉末端为中心的动脉血管的狭窄或闭塞。
(2) MRI重T2加权成像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外径减小。
(3) MRA显示基底节区和/或脑室周围白质异常血管网。
注:当MRI显示至少一侧基底节区和/或脑室周围白质出现治疗2条或以上的血管流空影时,可以视为异常血管网。
注:为了区分动脉硬化性病变,确认MRI重T2加权成像上受累血管的外径减小至关重要。
B. 鉴别诊断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具有相似的脑血管病变且合并以下疾病时,应该诊断为类烟雾病或烟雾综合征。
(1) 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等)。
(2) 脑膜炎。
(3) 脑肿瘤。
(4) 唐氏综合征。
(5) 神经纤维瘤病1型。
(6) 头部放疗后脑血管病变。
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应该诊断烟雾病。
诊断评估
当符合A-1中的(1)和(2)或者A-2中的 (1)-(3),并且排除B时,诊断为烟雾病。
从2015版开始,删除“确定病例”和“可能病例”的说法。
对于这个最新的诊断标准,我个人有如下的疑问:
1、“重T2加权成像”是什么?我们常规医院能做吗?目前国内有什么可以代替?在我国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如何依据该标准诊断烟雾病?
2、这个新版的诊断标准,强调了DSA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作用,那么如何在DSA造影上区分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还是烟雾病导致的狭窄?我们知道,DSA是管腔显影,也很难区分说就是动脉硬化吧?
3、烟雾病是不明原因的血管狭窄,既然说甲亢和血管狭窄相关大,那么为什么把甲亢相关血管狭窄归于烟雾病,这是不是和烟雾病的不明原因的原则相违背?
4、诊断标准一直在说MRI和MRA,那么CTA能不能用于烟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上面2里面的(2)说MRI重T2成像上“双侧”……。而1里面的“注”说单侧或双侧都可以诊断烟雾病。这是什么意思?是说造影单侧就可以诊断烟雾病,而MRI和MRA必须发现双侧病变才可以诊断烟雾病吗?
以上这些疑问,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来源:吴川杰说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