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次拓展训练就住进了医院——急性横纹肌溶解

2021-05-28作者:壹声热点
其他非原创 其他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33岁的小王周末参加公司组织的团队建设野外拓展训练,下午5点回家后就感觉胸部、上臂肌肉酸痛,痛的都抬不起胳膊


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运动后肌肉酸痛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可到了晚上9点上厕所,发现排出的尿液就像酱油一样,他有点紧张了,等第二天早晨起床排尿,颜色较前变淡,但仍像浓茶一样,于是急到医院就诊。


微信图片_20210527182524.jpg



他门诊医生根据病史,考虑是横纹肌溶解,于是给他做了相关检查。果不其然,肌酸激酶2224U/L(正常55~170U/L),肌红蛋白2655.2ng/ml(17.4~105.7ng/ml),谷草转氨酶692U/L(正常17~59U/L),尿蛋白1+,尿潜血3+。



可以肯定是横纹肌溶解,幸运的是,肾功能还没有受影响。运动后第二天,病情还在进展,为了防止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于是收入院治疗。


入院后给大量补液及碱化尿液治疗,肌肉疼痛缓解,尿蛋白消失,肌红蛋白和转氨酶有所下降,肾功能稳定,但肌酸激酶一路飙升,运动后第三天达61614U/L,继续补液治疗。


微信图片_20210527182541.jpg



因他治疗的比较及时,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可以完全愈合,不会遗留后遗症


我们隔三岔五会收治急性横纹肌溶解的患者,严重者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大多是长跑运动或者剧烈的肌肉运动后发生的


多大的运动量,造成这么严重的伤害?


其实,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们拓展训练的运动量并不大,攀岩、攀杠等,对大多数员工都不困难,也没要求强迫完成。


不过,这位小王身高1.72cm,体重60kg,身体比较瘦弱,平时没有运动和锻炼的习惯,所有一次不太剧烈的训练,就导致了他严重的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有什么危害?


横纹肌就是骨骼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肌肉。


横纹肌溶解症,指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并带来一系列危害的综合征。


人体的肌肉如遭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频繁击打,肌细胞就会溶解、坏死,肌细胞内大量的肌红蛋白、钾离子就同时漏了出来大量的涌入血液中。


大量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无尿而引起急性肾衰竭;


同时,过度运动时人体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供应肌肉,引起肾脏血管收缩;运动时伴随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减少,肾脏处于缺血状态,肾脏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高浓度的血钾可以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导致心脏骤停;酸中毒不但使全身器官缺氧,而且又置换出了其他细胞内的钾,使血钾进一步升高导致危害。


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不一定高,但一旦发生死亡率不低。有报道指出,大概30%的横纹肌溶解会出现急性肾衰,其中死亡率高达3%~5%,甚至更高的程度。


急性肾衰诱发的急性心衰以及高钾血症是横纹肌溶解症常见的致死原因。


横纹肌溶解有什么表现?


肌溶解发生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肌肉痉挛和水肿,触摸肌肉有“注水感”。全身的表现有恶心、呕吐,酱油色尿甚至肉眼血尿等。


化验检查可见血中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肌酸激酶超过5倍就有诊断价值;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血磷等进行性升高。


横纹肌溶解常见于什么原因?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常见原因有


1、机械损伤:过度运动,肌肉挤压伤,遭受毒打,电击伤,癫痫持续状态,全身性痉挛等。长跑、杠铃、健身、仰卧起坐、地震挤压、殴打等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就属于这一类;


2、中暑,高热,烧伤,长期低温;


3、毒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大量进食小龙虾、马蜂蜇伤、蛇毒、蜘蛛毒素、蝎子毒素等;(注:马蜂毒、部分蛇毒、蜘蛛毒等毒素,是作为人体的异种蛋白诱发变态反应而导致肌肉溶解。)


4、药物:个别他汀类降脂药,比如西立伐他汀因导致肌溶解而被踢出市场;其他药物还有环孢素,个别抗霉菌药等;苯丙胺类兴奋剂(冰毒、摇头丸等);


5、缺氧、缺血: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全身缺氧,肌肉缺血坏死等;


6、大量饮酒;


7、严重感染。


肌溶解发生后的防治措施


1、轻者注意休息,严格卧床,控制活动,限盐、流食,大量饮水以稀释血液,增加尿液,同时口服小苏打片等。


2、病情较重者,可输注大量液体,以维持足够的尿量。静脉输注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减轻肌红蛋白对肾小管的损害。


3、对无尿者严格控制饮水量和输液量。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比如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冲击后可改为口服激素维持治疗。慎用利尿剂。


4、对肾功能严重受损或者高血钾者,应做透析治疗,包括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一般来讲,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可以完全恢复的,所以说,如果治疗及时,横纹肌溶解症不会留有后遗症。


 后记 


横纹肌溶解症,可不是现在才聊起来的事情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970年国外就有报道,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000年开始,美国兴起了一种健身活动叫CrossFit,该运动综合了田径、体操与举重的许多动作进行无间歇练习.包括体能、力量、爆发力、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等。


2005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认为CrossFit存在横纹肌溶解潜在风险,这是国家新闻层面关于CrossFit引起横纹肌溶解的首篇报道。


文中,CrossFit创始人格雷格·格拉斯曼(Greg Glassman)谈到了其危险性:“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会威胁到人体生命,我对此完全诚实。”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也不只是发生在偶尔一次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规律运动的职业运动员也会发生,甚至可能发生率更高。


职业运动员定期的力量和体能训练常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发生。2011年美国爱荷华大学13名橄榄球队员曾为此起诉学校,起因就是教练让他们做了持续20分钟的负重深蹲训练引起了横纹肌溶解


过度肌肉运动、一次卖力健身都有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只是有的轻,有的重,有的肌肉痛几天自愈,有的必须到医院治疗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运动健身的理念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绝对是一个好现象。


但一些人健身急于“成型”,盲目加大运动强度,或者盲目进行某个项目的训练,但对其运动规律不了解,不科学、不系统,所以运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健身不成反而损害健康。


来源:肾病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