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告别2019,迎来2020,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CMT)联合举办的第8届CSCO-CMT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评选活动终于揭晓悬念!
本次评选共纳入2018年12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发表在国内外顶级期刊的29项临床研究,采取特邀专家评委打分和网络读者投票的联合模式,综合研究的创新程度、对临床实践的影响、中国患者的可及性和国际影响力,最终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1项研究。现将研究内容编辑整理,与读者共享。
2019年3月
大分割放疗治疗高危乳腺癌疗效不劣于常规分割放疗
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晔雄
研究出处:《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 2019 Mar;20(3):352-360]
这项随机、非劣性、开放标签的III期单中心研究纳入了8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证实至少有四个阳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原发性肿瘤T3-4期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常规分割胸壁和淋巴区域放疗(50 Gy,25次,持续5周余)或大分割放疗(43.5 Gy,15次,持续3周余)组。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58.5个月时,60例(7%)患者出现了局部复发(大分割放疗组31例,常规分割放疗组29例),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5年累积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3%(90%CI 5.8-10.7)和8.1%(90%CI 5.4-10.6),[绝对差异0.2%,90%CI(-3.0)-2.6;HR1.10,90%CI 0.72-1.69;非劣效性P<0.0001]。两组在急性和迟发毒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大分割放疗组的3级急性皮肤毒性少于常规分割放疗组。
2019年5月
阿来替尼一线治疗亚洲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安全有效(ALESIA)。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
研究出处:《柳叶刀·呼吸病学》[Lancet Respir Med. 2019 May;7(5):437-446]
这项由中国、韩国和泰国21个医疗中心共同参与的随机、开放标签、III期研究将187例≥18岁、ALK阳性NSCLC亚洲患者,按2:1随机分为每日口服2次阿来替尼(600 mg)或克唑替尼(250 mg)治疗组。研究同时纳入了无症状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PFS)期。
阿来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6.2和15.0个月。研究者评估的PFS期阿来替尼组显著延长(HR 0.22,95%CI 0.13-0.38;P<0.0001;中位PFS期为无法估算对11.1个月);独立评估委员会评估的阿来替尼组PFS期也更长(HR 0.37、0.22-0.61;P<0.0001)。客观缓解的患者比例为阿来替尼组91%,克唑替尼组77%,且前者的反应持续时间更长;CNS客观缓解率为阿来替尼组73%,克唑替尼组22%。尽管阿来替尼组的治疗时间略长(14.7对12.6个月),但阿来替尼组发生3-5级不良事件(29%对48%)或严重不良事件(15%对26%)的患者更少。
2019年6月
西达本胺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有效
通讯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江泽飞
研究出处:Lancet Oncol. 2019 Jun;20(6):806-815
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试验共纳入365例绝经且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按2:1随机分为每周两次30 mg西达本胺或安慰剂组,所有患者每日口服25 mg依西美坦。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PFS期。
中位随访时间为13.9个月,研究者评估的西达本胺组中位PFS期为7.4个月(95%CI 5.5-9.2),安慰剂组为3.8个月(3.7-5.5)(HR 0.75,95%CI 0.58-0.98;P=0.033)。两组中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西达本胺组124/244(51%),安慰剂组3/121(2%)],血小板减少(27%对2%)和白细胞减少(19%对2%)。西达本胺组的244例患者中51例(21%)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为7/121(6%),无与治疗相关死亡。
2019年8月
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转移性粘膜黑素瘤患者可耐受,且有良好抗肿瘤活性
通讯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郭军
研究出处:《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 2019Aug 12:JCO1900210]
这项单中心IB期试验共纳入33例晚期黑素瘤患者(未经化疗患者占88%),接受每2周1或3 mg/kg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治疗,进行剂量递增和队列扩展研究,直到确定疾病进展、毒性无法耐受或自愿停药。主要目标是安全性。次要目标包括疗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免疫原性和肿瘤组织生物标志物。
结果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97%的患者经历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TRAE为轻度(1或2级),39.4%的患者出现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TRAE。至截止期,在29例未接受过化疗的初治粘膜黑色素瘤患者中,14例(48.3%,95%CI 29.4%-67.5%)达到了客观缓解,中位PFS期为7.5个月。
2019年8月
新辅助三维共形放疗后续手术治疗伴有门静脉肿瘤血栓(PVTT)的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疗效显著
通讯作者: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程树群
研究出处:J Clin Oncol. 2019 Aug 20;37(24):2141-2151
这项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将伴有PVTT的HCC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三维共形放射治疗后续肝切除术(82例),或单纯肝切除术(82例)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OS)。
结果显示,新辅助放疗组中17例(20.7%)患者部分缓解。在6、12、18和24个月时,新辅助放疗组OS率分别为89.0%、75.2%、43.9%和27.4%,单纯手术组OS率分别为81.7%、43.1%、16.7%和9.4%(P<0.001)。相应的无病生存率新辅助放疗组为56.9%、33.0%、20.3%和13.3%,单纯手术组为42.1%、14.9%、5.0%和3.3%(P<0.001)。新辅助放疗组显著降低了HCC相关死亡率(HR 0.35,95%CI 0.23-0.54;P<0.001)和复发率(HR 0.45,95%CI 0.31-0.64;P<0.001)。放疗前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白介素-6的表达增加与放疗耐药显著相关。
2019年9月
厄洛替尼新辅助治疗可改善IIIA-N2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PFS期
通讯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一龙
研究出处:J Clin Oncol. 2019 Sep 1;37(25):2235-2245
这项多中心、开放性II期随机对照试验将筛选的386例IIIA-N2期、19或21外显子EGFR突变NSCLC患者中72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治疗意向人群),71例至安全性分析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150 mg/d(新辅助治疗42天,辅助治疗12个月)或吉西他滨1250 mg/m2联合顺铂(GC组)75 mg/m2(新辅助治疗两个周期,辅助治疗最多两个周期)治疗。术后6周、每3个月进行评估。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是病理完全缓解(pCR),PFS期,OS期,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果显示,厄洛替尼新辅助治疗组和GC组的ORR分别为54.1%和34.3%(优势比为2.26,95%CI 0.87-5.84;P=0.092),两组均没有pCR患者。厄洛替尼组有9.7%(3/31例)的患者出现主要病理反应(GC组0/23例),厄洛替尼组中位PFS期显著延长(21.5个月对11.4个月,HR 0.39,95%CI 0.23-0.67;P<0.001),两组的不良事件均为常见不良事件。
2019年9月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诱导化疗治疗鼻咽癌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马骏
研究出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19 Sep 19;381(12):1124-1135]
这项平行、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纳入4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吉西他滨(第1和8天,1 g/m2)联合顺铂(第1天,80 mg/m2),每3周1次,共3个周期,诱导后放化疗(顺铂每3周1次,100 mg/m2,共3个周期,同期调强放射治疗)组和单纯放化疗组。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无复发生存。次要终点包括OS期、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
中位随访时间为42.7个月,诱导化疗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5.3%,标准疗法组为36.5%(复发或死亡分层HR 0.51,95%CI 0.34-0.77;P=0.001);诱导化疗组和标准疗法组3年OS率分别为94.6%和90.3%(死亡分层HR 0.43,95%CI 0.24-0.77)。96.7%的患者完成了3个周期的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组3或4级急性和迟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75.7%和9.2%,标准疗法组为55.7%和11.4%。
2019年9月
改良mFOLFOX6联合/不联合放疗不能改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DFS)率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汪建平
研究出处:J Clin Oncol. 2019 Sep 26:JCO1802309
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III期FOWARC试验纳入了495例II/III期直肠癌患者,按1:1:1随机分为5周期氟尿嘧啶(亚叶酸400 mg/m2,氟尿嘧啶400 mg/m2和氟尿嘧啶2.4 g/m2)联合放疗(第2-4周期,46.0-50.4 Gy,分割23-25次),后续手术治疗和7个周期的氟尿嘧啶治疗组;如前相同的治疗方案联合每周期第1天接受奥沙利铂85 mg/m2(mFOLFOX6)治疗组;或4-6周期mFOLFOX6,后续手术治疗和6-8周期mFOLFOX6治疗组。主要终点是3年DFS率。
中位随访45.2个月后,在氟尿嘧啶联合放疗、mFOLFOX6联合放疗和mFOLFOX6组中分别有46、39和46例患者报告了DFS。每组3年DFS率分别为72.9%、77.2%和73.5%(P=0.709),R0/1切除后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是8.0%、7.0%和8.3%(P=0.873),3年OS率分别为91.3%、89.1%和90.7%(P=0.971)。
2019年10月
人工智能实时辅助内镜用于诊断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敏感准确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徐瑞华
研究出处:Lancet Oncol. 2019 Oct 4. pii: S1470-2045(19)30637-0
这项多中心、病例对照、诊断性研究通过收集84424例前期未行内镜检查、组织学证实为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患者的1036496张内镜图像,按8:1:1随机分为用于开发胃肠道人工智能诊断系统(GRAIDS)的训练、内部验证集和评估GRAIDS性能的内部验证集三组。随后在内部和前瞻性验证集,以及外部验证集中评估GRAIDS的诊断性能,并比较该系统与三个级别的内镜专业医师(专家、合格者和受训者)在癌性病变诊断方面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显示,在内部验证集中,GRAIDS识别上消化道癌的诊断准确性为0.955(95%CI 0.952-0.957),前瞻性集为0.927(0.925-0.929),5个外部验证集从0.915(0.913-0.917)到0.977(0.977-0.978)。GRAIDS的诊断敏感性与内镜专家相似(0.942,95%CI 0.924-0.957对0.945, 95%CI 0.927-0.959;P=0.692),灵敏度较合格的内镜医师[0.858(0.832-0.880),P <0.0001]和受训者[0.722(0.691-0.752),P<0.0001)更高。GRAIDS的阳性预测值为0.814(95%CI 0.788-0.838),内镜专家为0.932(0.913-0.948),合格者为0.974(0.960-0. 984),受训者为0.824(0.795-0.850)。GRAIDS阴性预测值为0.978(95%CI 0.971-0.984),内镜专家为0.980(0.974-0.985),合格者为0.951(0.942-0.959),受训者为0.904(0.893-0.916)。
2019年10月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经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优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
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徐兵河
研究出处:J Clin Oncol. 2019 Oct 10;37(29):2610-2619
这项开放性、多中心、随机II期研究纳入了128例曾接受紫杉类、蒽环类和(或)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中国患者,随机接受21天吡咯替尼(每日400 mg,65例)或拉帕替尼(每日1250 mg,63例),联合卡培他滨(第1-14天,1000 mg/m2,每日两次)治疗。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总体缓解率。
结果显示,吡咯替尼组总缓解率为78.5%(95%CI 68.5%-88.5%),拉帕替尼组为57.1%(95%CI 44.9%-69.4%)(治疗差异为21.3%,95%CI 4.0%-38.7%;P=0.01)。吡咯替尼组中位PFS期为18.1个月(95%CI 13.9个月-未达到),拉帕替尼组为7.0个月(95%CI 5.6-9.8个月)(调整后HR 0.36,95%CI 0.23-0.58;P<0.001)。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吡咯替尼组16/65,24.6%,拉帕替尼组13/63,20.6%),腹泻(10例,15.4%对3例,4.8%),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6例,9.2%对2例,3.2%)。
2019年10月
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早期或局部晚期亚洲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阳性乳腺癌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邵志敏
研究出处:《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 2019 Oct 24]
这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纳入了329例早期ERBB2阳性(T2-3N0-1M0)或局部晚期(T2-3N2/3M0,T4,任何N,M0),原发肿瘤大于2 cm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前接受4个周期的帕妥珠单抗(840 mg负荷剂量和420 mg维持剂量),曲妥珠单抗(8 mg/kg负荷剂量和6mg/kg维持剂量)和多西他赛(75 mg/m2)或每3周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治疗组。手术后,患者接受3个周期的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后续13个周期与术前相同的抗ERBB2治疗。
结果显示,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帕妥珠单抗组pCR率为39.3%(86/219),安慰剂组为21.8%(24/110)(差异17.5%,95%CI 6.9%-28.0%;P=0 .001)。在最常见的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中,帕妥珠单抗组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更高(83/218,38.1%对36/110,32.7%)。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帕妥珠单抗组10.1%(22/218)和安慰剂组8.2%(9/110)。
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意见(按姓名拼音排序)
陈栋晖 陈 功 程 颖 邓艳红 范 云
管晓翔 郭 军 郭 晔 胡夕春 华海清
黄慧强 江泽飞 李 健 李 进 李 凯
李晔雄 梁 军 林岩松 刘云鹏 马建辉
马 军 马 骏 牛晓辉 潘宏铭 秦叔逵
沈 琳 盛锡楠 斯 璐 孙 燕 唐平章
王佳玉 王理伟 王绿化 王 涛 徐兵河
徐瑞华 杨志敏 袁 瑛 曾昭冲 张 力
张清媛 张苏展 张小田 张绪超 周爱萍
周 清
编辑 | 刘婷(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