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多巴胺是儿茶酚胺家族中的一种激素,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多巴胺药物因能有效增加心排血量、提升血压和增加肾脏等内脏器官血流灌注,故其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心力衰竭及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及围手术期血压的维持。
多巴胺在静脉滴注前需要稀释,稀释液可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所需剂量及个体需要的液体量。
《多巴胺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多巴胺的简易配制方法:以μg・kg-1・min-1为静脉输注计量单位,体重(kg)×3(常数)为多巴胺的总剂量,用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后,用微量泵给药,每小时推注1ml则使用的多巴胺输注剂量为1μg・kg-1・min-1,以此类推。此方法配制的多巴胺溶液浓度较高,需要由中心静脉导管给药。
多巴胺最好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以消除药物外渗的风险。如无中心静脉导管时,应选用粗大的静脉进行静脉注射(静注)或静脉滴注(静滴),同时防止药液外渗。
多巴胺使用过程中偶见恶心、呕吐、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痛等不良反应。多巴胺注射液中辅料亚硫酸氢钠与多巴胺使用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诱发哮喘等不良反应有关,建议使用不含该辅料的多巴胺制剂。
多巴胺β1受体引起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作用,可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大剂量(>10μg・kg-1・min-1)时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最多见的是房颤,而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则较低。当合并基础外周闭塞性血管病时,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可出现手足发冷或疼痛,甚至致局部坏死,必要时可联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
多巴胺通过外周静脉输注时可能会发生药液外渗情况,引起局部血管痉挛、收缩,致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g)湿敷或25%硫酸镁湿敷,情况严重时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5~1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进行局部皮下浸润注射,以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大剂量多巴胺可使皮肤血管收缩,会降低皮下注射给药药物(如肝素和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可能需要增加这些药物的剂量或改变其给药途径。
多巴胺与环丙烷、氟烷等全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合用,有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应避免合用。
多巴胺不可与静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及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配伍。
多巴胺禁用于嗜铬细胞瘤、未控制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室颤动者。
本文首发于基层医界 作者高丽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