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乳腺癌类器官的构建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2020-10-09作者:cmt佳玲资讯
乳腺癌

微信图片_20201004193826.png

戴志成,刘健,陈晨晨,吕海冰,邹小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编者按

乳腺癌在肿瘤内和肿瘤间均表现出异质性,这种高度的异质性给该肿瘤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类器官是一种衍生于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的新型三维实验模型,具有培养周期短、成功率高等优点。相较于传统的肿瘤细胞株模型和患者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类器官模型能够在体外长期稳定增殖,既很好的保持了肿瘤异质性,又适用于高通量的药物筛选和基因编辑。目前,类器官技术已在胃肠道肿瘤、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乳腺癌类器官的构建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来源:SIBCS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