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原创本土GRAND研究|强强联合,精准定位,为年轻冠心病患者综合防治提供中国数据

2018-02-1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冠心病

GRAND研究是国际上首个最大规模、精准关注45岁以下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整个研究的筹划、准备历时1年6个月,期间,项目具体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姚康教授、君岳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郭公剑总经理以及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副总裁方晓东博士等共同参与讨论,针对项目立题、方案设计、研究实施方案等内容反复商讨,十易其稿。

最终在项目负责人葛均波院士的指导下,GRAND研究顺利开展。截止到2017年12月,已经有39家研究中心参加GRAND研究,入组600多例患者。参研中心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等,覆盖我国东南西北中部。相信通过这一高水平临床研究,最终会为年轻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早期预警和规范可行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国际心血管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照片.jpg

郭公剑与方晓东

郭公剑先生:GRAND研究的流行病学背景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推算心血管病人数多达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00万人,心力衰竭450万人,肺原性心脏病5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高血压2.7亿人。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显示,AMI在中青年(<60岁)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我国AMI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与我国中青年精神压力大、饱餐、酗酒、过度疲劳、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盐敏感性、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关系密切(与≥60岁老年人相比)。

急性心肌梗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居高不下的死亡率对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所以如何预防AMI的发生是进一步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研究方向。由葛均波院士牵头的GRAND研究为国家“十三五”重大项目《急性心肌梗死全程心肌保护体系研究》子课题,该研究旨在调查中国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分析中国年轻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基因、易患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干预手段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年轻冠心病人群的有效早期预警和规范可行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晓东先生:全面探索亚洲组学图谱

GRAND研究从临床研究、基因组学研究以及代谢组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葛院士主导的GRAND研究是国内首次对早发冠心病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组学研究。首先,该研究入选样本足够大,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探索亚洲人的组学图谱和挖掘更低频的遗传多态性致病位点。其次,样本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由5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心脏中心严格筛选,不同遗传背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利于我们探索组学研究中的标记物与环境的交互效应及在不同区域的频谱差异。

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具有丰富的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及代谢组学的研究基础。配套华大自主测序平台和质谱平台能够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自主开发、开源软件以及云平台强力支撑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大样本+强配套模式挖掘遗传标记物、生物标记物,为今后发病机制、早期筛查、早期预警以及预后评估提供靶点;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年轻冠心病患者人群的综合防治方案。

郭公剑先生:规范化质控为GRAND研究保驾护航

君岳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CRC)从几个层面确保项目质量:首先,公司设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管理、临床监测、临床助理、核心实验室、医学撰写、数据管理、生物统计以及独立的质量控制等部门,从整体上确保项目的多层级多角度监控;其次,公司内部管理层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在知名CRO及企业就职经历,为临床试验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项目运营的中层管理团队采用双线管理体系,有项目经理和直线经理,为项目团队提供专业及完善的管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SOP体系,涵盖临床试验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确保过程可控,接受过专业的核查;除此之外,君岳医药还成立了核心实验室,为心血管影像学资料分析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以上的整体把控,君岳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希望走一条专业化路线,为心血管临床研究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方晓东先生:精准医疗指导下的临床研究

在精准医学背景下,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和检测有巨大的价值。DNA、RNA、蛋白质和代谢物都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从不同组学研究来看,基因组研究的是预测将来,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是过程,代谢物是最直接的标志物,一旦检测到某一种代谢物,说明疾病已经发生。

关于冠心病代谢物水平的研究也已有报道,相关文献表明代谢物GlcNAc-6-P对冠心病有着较好的诊断能力,该代谢物和甘露醇以及15种血浆胆碱可以一起用来作为冠心病的生物标志物,并且关联分析发现一些代谢物和肠道微生物具有相关性,证明冠心病患者在代谢水平和肠道微生物水平发生失衡。GRAND研究对早发冠心病患者代谢和肠道微生物联合分析,找出和健康人的差异之处,再根据不同地域等环境因素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为冠心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总 结

GRAND研究是国内首次针对早发冠心病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组学研究,针对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从临床研究、基因组学研究以及代谢组学三个方面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GRAND研究有助于我们建立可行、易操作、针对中国人群的早发冠心病基因芯片,从而筛选出早发冠心病的遗传易感人群,完成最根本的早期预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

来源:门诊新视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