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门诊中,经常有患者急匆匆地赶来。
但经过检查,并不能确诊此病。虽然眼底出血的字面意思便于理解,但从医学角度上说,大众对“眼底出血”的概念有很多误解。
一部分患者就诊时会拨开眼睑说:“我的白眼球上有一片红,特别可怕!”认为自己的症状是“眼底出血”。
但是,这种症状并不是“眼底出血”,而是“结膜下出血”,可能是高血压、咳嗽、用力揉眼、用眼过度或提重物等因素导致,不会对眼睛有任何不利影响,也无需特殊处理,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
真正意义上的“眼底”,指的是玻璃体、视网膜以及脉络膜,并不能从镜子里观察到。
“眼底出血”可进一步分成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血、脉络膜出血等不同情况。由于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的差异,轻度“眼底出血”的患者可能完全不能察觉,或仅有轻微眼前漂浮物增多的现象,但严重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视物遮挡或视力下降。
如果确诊眼底出血,寻找具体病因非常关键,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手段,有的需药物治疗,有的则需激光甚至手术治疗,不能一概而论。
1.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内硬化的动脉压迫静脉,导致回流障碍、血液淤滞,引发视网膜内出血。此病好发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又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通常对视力损害大,而分支静脉阻塞对视力影响较小,且预后较好。如果患者同时合并黄斑水肿,视力通常会出现明显下降。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内微循环障碍,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的屏障功能,血液渗漏到视网膜内形成出血、渗出和水肿。在病变早期,由于出血、渗出未累及黄斑区,患者的中心视力可能较好,无法发现;若累及到黄斑区,患者会感觉明显的视力下降,此时病变可能已非常严重。
3. 老年黄斑变性
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区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的代谢产物不断堆积,使得外层视网膜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引起视网膜下的出血及渗出。由于这种出血发生在黄斑区,通常会引起严重的中央视力损害。
4. 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年龄越大,眼球内部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就越容易发生分离,玻璃体可能“拽破”视网膜本身的血管,造成玻璃体积血,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视网膜裂孔,若未及时发现,会演变为视网膜脱离,严重损害视功能。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命时报
作者:眼科 陆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