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肿瘤治疗之路上,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临床三件套之患教跟我学”专栏。本专栏汇集丰富多样的肿瘤科普文章以及易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患者教育资源库,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携手患者共赴健康之旅。
本期带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整理的结直肠癌健康科普患教内容,期待与大家一同学习!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初诊时,已有20%~30%患者出现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0%~60%。
如果能早点发现,甚至在肿瘤还在癌变时就进行肠镜切除,一是病人能减少痛苦,二是内镜下切除,后续治疗也少,三是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术后5年生存率也能高达90%以上,更不必考虑能不能保住肛门的难题。
所以,早筛早发现早治疗,不仅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意义重大。
临床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吸烟酗酒人群,肠癌发生率较高;
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通常表现出肥胖,也是肠癌高发群体;
年龄也是一大因素,年老人群更容易发生肠癌,所以,一般建议,45岁以上就要开启肠癌筛查。
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群体:孕产妇。何晓生表示,他们病房里有一些年轻的肠癌患者,比如,30多岁的孕产妇,生完孩子才1年,就发现肠癌。因为孕期出现痔疮,忽略了肠癌的症状。
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通俗来说,就是在大便里找找有无潜血,检测方便,已成为最广泛的肠癌早期筛查技术,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 1 次。
但准确度不太高,即使检测出阳性,也并不代表就是肠癌,因为痔疮等疾病也会导致粪便里有潜血。
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同时可以明确病理诊断。推荐有条件的地区采用规范化全结肠镜检查行早期肠癌的筛查。
新方式:循环血液甲基化Septin9 DNA 检测、粪便菌群标志物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采样简便、风险较小等特点,但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实际应用便捷性欠佳、价格较高等因素,仍需要优化。
来源:中山六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