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世界痛风日 | 关于痛风的真相都在这里了

2022-04-20作者:壹声资讯
痛风原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


微信图片_20220419143809.png


每年的4月20日为世界痛风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痛风的那些事儿~



痛风的现状


痛风日益年轻化


有数据统计,4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越来越多,每10个人中有一个为高尿酸血症。年轻人喜欢追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倾向于高嘌呤饮食、少运动、饮酒、起居不规律等,肥胖症大幅增加。


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与痛风相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年轻人群,而这些疾病通过不同的途径升高血尿酸浓度,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各种代谢紊乱,长期的代谢异常相互助长,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症、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


痛风“重男轻女”


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很多研究都证实95%的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男性,少数为绝经后妇女,生育期妇女很少患痛风。


这是由于男性内源性尿酸生成高于女性,外源性高嘌呤饮食的摄入、饮酒多于女性,女性激素和月经不利于尿酸贮存。继发性痛风取决于患者原发疾病的性质和程度、治疗药物等,任何年龄和性别都可能发病,所以,女性患继发性痛风比原发性痛风明显增多,但是,仍然是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升高,女性患高尿酸血症的比例明显增加,女性并没有被阻隔在痛风之外,女性也需要防治痛风。









哪些人群易患痛风?


谁容易得病,谁不容易得病,不是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遗传的易感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痛风。


微信图片_20220419143816.png


痛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高嘌呤饮食、少运动、饮酒等生活方式是高发原因;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症、冠心病、肾脏疾病、应用利尿剂等药物的人群容易合并痛风;生活在高原地区、寒冷地区以及食肉多的民族、季节转换等也是痛风高发的原因。









急性痛风发作时如何用药?


急性痛风发病后24小时内应给予药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是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急性期一般不进行降尿酸治疗,因为会加重关节炎症状,并使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间延长。痛风发作前已经使用的降尿酸药,需根据病情来判断继续使用或停药。









常用降尿酸药物: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有何区别?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推荐:

  • 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为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

  • 推荐别嘌醇或苯溴马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

  • 单药足量、足疗程治疗,血尿酸仍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尿酸药物,不推荐尿酸氧化酶与其他降尿酸药物联用。



作用机制不同



  • 别嘌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良好降尿酸效果,尤其适用于尿酸生成增多型的患者。

  • 非布司他为特异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良好的降尿酸效果,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 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以促进尿酸排泄,特别适用于肾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




优缺点(安全性)的对比



苯溴马隆


优点:口服易吸收,其代谢产物也具活性,服药后24小时血中尿酸为服药前的66.5%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胃肠道不良反应。


缺点: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以及出现皮肤过敏的表现。苯溴马隆的禁忌证包括对于孕妇或者有怀孕打算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对于哺乳期的妇女也是禁用的,而且不推荐儿童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以及出现重度或者中度的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也是禁用的。在服用苯溴马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尿pH值进行尿液碱化处理,适当服用碳酸氢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嘱患者多饮水,达到每日尿量2000mL以上,以免在排泄的尿中由于尿酸过多导致尿酸结晶。


非布司他


优点:为新型降尿酸药物,过敏反应少,如果对别嘌醇过敏的患者非布司他可能是首选。对肾损害较小,适合肾功能不全和肾结石患者。同时有非常好的降尿酸效果。使用较方便:一天一次,往往即可达到降尿酸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缺点:因为其通过肝脏代谢,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其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建议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应该谨慎,不作为首选。18岁以下儿童副作用暂不明确,不推荐使用。


别嘌醇


优点:一般来说,别嘌呤醇适合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的治疗,尤其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期,同时需要用秋水仙碱或其他消炎药。儿童使用时应根据年龄、体重降低用量。


缺点: 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受损,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超敏综合征。比如出现剥脱型皮炎,在最初服用的一段时间最容易发生,需要警惕。发生超敏综合征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主要与基因型有关。









控制尿酸水平,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关于吃


饮食控制是控制血尿酸和痛风中重要的一环,关键点在于避免高嘌呤饮食,但是海鲜和肉一点都不能吃吗?健康的果蔬可以随便吃吗?


1.避免高嘌呤食物,低嘌呤海鲜、鸡鸭肉可适量


动物内脏,部分海鲜(扇贝、河蟹、基围虾、沙丁鱼、黄花鱼等),红肉(猪、牛、羊肉),浓汤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对于这些食物,本身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小伙伴都应该注意避免,在食谱上打一个小叉叉。


微信图片_20220419143819.png


适当摄入白肉如鸡、鸭、鹅肉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要小得多。


此外有一些海鲜嘌呤含量中等或较低,可以适当摄入,如鱿鱼、鳗鱼、海参、安康鱼等。对于这些食材,可以酌情选择。


2.摄入新鲜蔬菜,注意烹饪方式


对照食物嘌呤含量表,高嘌呤的植物性食品真不少,比如菌类、海苔、海带、紫菜、豆制品(豆子、豆浆、豆腐、腐竹),此外一些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嘌呤含量都挺高。


这些难道都不能吃吗?其实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对血尿酸的影响不同,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而言,上述高嘌呤植物性食品可以食用,但要注意摄入量。西兰花、菠菜等可以用清水煮熟后弃汤烹饪,避免油炸、生煎等方法,选择清蒸等健康简便的方法。


3.摄入新鲜水果,注意果糖水平


水果大多数都是低嘌呤食物,但一些水果含果糖较高,会间接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果糖含量较低的水果可以适当选择,如草莓、樱桃、青梅、葡萄、桃子等。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应该少吃,如柿子、桂圆、香蕉等。



关于喝



饮食控制除了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饮料、酒类都不能喝吗?那到底能喝什么呢?


1.避免甜饮料


甜饮料的诱惑太大了,不仅味道佳颜值还高,但可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小恶魔。


不但热量极高,包括奶茶在内的大多数甜饮料里都含有高果糖浆或蔗糖,本身含有或代谢后产生果糖,间接增加血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


2.戒酒


对于健康人而言,适当饮用葡萄酒不会明显影响血尿酸浓度和痛风风险,而啤酒和白酒则会增加。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酒精剂量与痛风复发呈剂量依赖关系,无论啤酒、白酒、葡萄酒都会增加痛风复发的风险。


仔细翻看指南,黄酒、啤酒、白酒是避免食用类,葡萄酒是限制食用类,但是为了不让痛风反复发作,还是乖乖戒酒吧。


3.增加饮水量


如果没有心、肾疾病等需要限制入量的特殊情况存在,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有利于对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淡茶水和不加糖的咖啡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而言也可以作为不错的选择,适当摄入。



关于吸烟



吸烟造成氧化应激和组织缺氧,影响肾脏尿酸排泄,另一方面,吸烟累积量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也会影响尿酸水平和痛风发生。


吸烟不仅伤肺伤心还影响尿酸水平和痛风,因此,烟还是戒了吧。



关于体重



超重及肥胖者代谢状态发生异常改变,对血压、血糖、血脂都有影响,血尿酸也不例外。


在普通人群中,超重、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较正常体重人群明显升高。因此,控制体重也十分重要,通过体质指数(BMI)进行计算,建议维持BMI 在18.5~24kg/m2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整理自人卫药学、人卫健康、《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上海药讯、泌说医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