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尿酸高,少吃肉和汤”,“尿酸高,不能吃火锅”……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各种“不能吃”的说法铺天盖地,到底如何辨别真假?
同为高尿酸血症(>420 μmol/L)人群,但面对不同的血尿酸水平时,防治痛风的饮食和治疗方案又该如何调整?
为了让大家吃得安心、喝得放心、防治得当,小编整理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防治的常见误区与解释,快来看看吧~
不完全对!
人体尿酸的来源有内外两个方面:
自身合成或代谢产生,约占80%;
饮食摄入,约占20%。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成人每天产生约700 mg尿酸,其中经肾脏排泄尿酸约500 mg;经肠道排泄尿酸约200 mg,维持体内尿酸平衡。
一方面,肾功能减退、年龄(年龄越大,尿酸排泄越少)、性别(男性多发)、遗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内源性尿酸增多。
另一方面,摄入较多高嘌呤、高蛋白食物或饮用高果糖饮料也会引起尿酸升高。
此外,其他饮食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长期高热量饮食、吸烟、肥胖等因素也会增加尿酸的产生。
所以,降低尿酸不仅需要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还需要配合药物、纠正代谢紊乱。
避免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食物;
避免食用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
避免食用浓肉汤和肉汁等。
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还应禁喝含酒精饮料。
常见动物性食物嘌呤含量
高嘌呤含量的动物性食品:肉类中,禽肉嘌呤比畜肉高,尤其是鸡肉,嘌呤含量是鸭和鹅的2.5倍。内脏嘌呤都比较高,尤其是肝脏。
水产类食品:很多水产品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如牡蛎、贻贝,越“鲜”越危险。各种虾的嘌呤含量也都挺高,想吃点海鲜解馋,可以选鳕鱼、多宝鱼。
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和蒸馏酒(白酒):酒精既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的生成,又会产生乳酸、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出。每天建议的饮酒量,男性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约等于14克纯酒精,相当于酒精度数为12度的红葡萄酒半杯(145毫升)、3.5度的啤酒一罐(497毫升),或40度的白酒小半杯(43毫升)。
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限制食用。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蜂蜜、糕点等,还有荔枝、芒果等糖分高的水果。不过,水果中虽含有果糖,但其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每天可以吃水果200~350克。
北豆腐:每100克含68毫克尿酸,因为加工过程会去除大量水分,水煮之后,含量又会下降;
内酯豆腐:每100克含100毫克尿酸;
豆皮:每100克含157毫克尿酸,因为水分少,所以含量相对较高。
生豆浆(5%):每100克含7毫克尿酸,因为加了大量水被稀释,嘌呤含量就更低了。
此外,除了要看嘌呤的含量,也需要考虑嘌呤的种类。研究发现,豆类与肉类中的嘌呤种类有很大差别。大豆中嘌呤的组成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而肉类的嘌呤组成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含量相对高。
常见植物性食物嘌呤含量
在代谢过程中,豆类中的嘌呤更难转化成尿酸,即使摄入相同含量的嘌呤,代谢后产生的尿酸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豆制品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等物质,也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膳食指导》中没有点名普通的豆制品或豆类,但是通常建议在痛风发作急性期慎用豆类及其制品。
而《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出,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不建议吃油炸豆制品,如油豆腐皮、豆腐泡等。优选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奶类嘌呤含量低,也是蛋白质的来源,建议每日喝300毫升。
蛋类:鸡蛋的嘌呤很低,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
足量的新鲜蔬菜:每天应达到500克或更多,要注意烹饪蔬菜要少油。
鼓励吃低升糖指数(GI)的谷类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且嘌呤含量低。
充足饮水:充足饮水有助于排尿,降尿酸。无肾脏疾病等其他禁忌者,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建议适量喝咖啡、茶、苏打水(因为钠含量高)等饮料,以白开水为主。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晶体的沉淀和组织沉积为特征,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有的人血尿酸400~500 μmol/L痛风就会发作;而有的人血尿酸高达700~800 μmol/L仍然没有症状,但血尿酸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或者标准上限,痛风发作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根据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和痛风的严重程度,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具体分为以下4个分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关节炎突然发作时期,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
痛风间歇期: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间的阶段;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关节持续疼痛,血尿酸水平持续波动,可伴有痛风石出现。
不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但要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并做好定期的复查,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检查一下尿酸的水平,看一下是否有下降。
饮食以低嘌呤类的食物为主,多吃碳水化合物(米食、面食)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避免高嘌呤类饮食,尤其是火锅汤、肉汤或者动物内脏。
如果尿酸检查浓度>430 μmol/L,且没有相关症状,必须控制饮食、多喝水、加强运动,将尿酸值控制在430 μmol/L以下。
需要随时关注自身相关症状出现,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此外,应积极控制体重,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为主,多吃碱性食物、禁止喝酒,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积极采用药物治疗来降低血尿酸。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会导致肾脏受损引起尿毒症等多种症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药物主要是以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别嘌醇等为主。另外,利尿药与降压药会减少尿酸排泄,因此,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这类药物,万不可自行胡乱做决定。
来源:今日内分泌整理自健康榨知机、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和猫大夫医学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