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NCC)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分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恶性肿瘤病例约482.47万例,粗发病率为341.75/10万,其中男性为351.44/10万,女性为331.64/10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ASIR)为201.61/10万,男性为209.61/10万,女性为197.03/10万(表1)。
表1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在新发恶性肿瘤中,肺癌位居首位,新增病例约106.06万例,其次是结直肠癌(51.71万例)、甲状腺癌(46.61万例)、肝癌(36.77万例)和胃癌(35.87万例)(图1)。这些癌种合计占所有新发病例的57.42%。具体来看,男性的前五大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占男性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65.05%;而女性则以肺癌为首,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63.75%(图2)。
图1 2022年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万人)
图2 2022年中国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10位癌种
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125.24/10万人)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1461.63/10万人)。此外,在25岁-54岁组中,男性的癌症发病率低于女性,而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癌症发病率则高于女性。
图3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从发病趋势来看,在2000-2018年期间,所有恶性肿瘤的ASIR每年显著增加约1.4%,其中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ASIR总体上保持稳定,每年增加约0.3%,但女性每年显著增加2.6%,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癌和宫颈癌的诊断增加。2000-2018年,在男性中,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年均百分比变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显示甲状腺癌(16.9%)、前列腺癌(7.0%)和结肠直肠癌(2.7%)呈上升趋势,而在女性中主要为甲状腺癌(15.7%)、子宫颈癌(7.3%)、子宫体癌(3.4%)、肺癌(3.1%)和乳腺癌(3.1%)。此外,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呈现下降趋势(表2)。
根据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顺位分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食管癌、子宫颈癌发病顺位相对靠后,而甲状腺癌排位靠前。鼻咽癌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发病相对较低,但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居前10位。不同地区的癌种排序差异,反映了地区间癌症谱系的多样性。总体而言,肺癌和结直肠癌依然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图4)。
表2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年均百分比变化情况
图4 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例数顺位分布
2022 年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估计为 257.42 万人(男性 162.93万人,女性 94.49万人)。2022 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 182.34/10万 (男性225.97/10万,女性136.79/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SMR)为96.47 /10万。男性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ASMR均高于女性(表3)。
表3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从病种来看,肺癌仍然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亡人数为73.33万,其次是肝癌(31.65万例)、胃癌(26.04万例)、结直肠癌(24.00万例)和食管癌(18.75万例)。这些癌种共占所有癌症死亡的67.50%(图5)。男性的恶性肿瘤死亡前五大原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男性癌症死亡的74.28%;女性则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占女性癌症死亡的58.78%(图6)。
图5 2022年中国全癌种死亡人数(万人)
图6 2022年中国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10位癌种
从年龄来看,全癌种的死亡率在40-44岁年龄组后显著增加,并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 (1449.71/10万人)。此外,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癌症死亡率高于女性(图6)。
图7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分布
从死亡趋势来看,在2000-2018年期间,所有恶性肿瘤的ASMR平均每年下降1.3%。其中,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呈下降趋势。然而,某些癌症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中,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死亡率有所增加;女性中,子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表4)。
根据2018年中国部分省市的恶性肿瘤死亡例数顺位分布,子宫颈癌在山西省、湖南省、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居前6位,鼻咽癌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居前6位,消化道肿瘤在大多数地区居死亡前5位。总体而言,肺癌、结直肠癌和肝癌仍为我国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图8)。
表4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年均百分比变化情况
图8 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恶性肿瘤死亡例数顺位分布
恶性肿瘤依然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癌症的谱系呈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症谱的共存状态。与前几年相比,2022年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以及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的推进。随着公众对癌症预防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例得以及时发现。
在2000-2018年期间,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尤其是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国长期坚持上述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逐步推广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的初步效果。未来,继续推动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化治疗,将有助于减轻肿瘤负担,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
来源: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