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每周一期,敬请关注。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
注:本文为郎景和院士新书《一个医生的诗书》(三联出版社)的序言和后记
序言
我写过一些关于医学人文的书文,乃是作为一个医生的执业使命。如何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如何阐述它的内容都不多余,因为医学的人文属性就是医学的本源。
而之所以想集辑一部诗文、手书,则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机会,或者突然而生的动念。
是缘于我的《一个医生的悟语》编辑了一些短句、箴言;也启发于泰戈尔、纪伯伦的散文诗集。于是,为何不编一部与医学、与医生密切相关的散文诗集或者简短感言、箴言之类的小书呢?
一个医生对于工作、生活、读书的思考,也是可以诗化一点的;对于人性、情感、哲理的揣摩,也是可以深刻一点的。这应该是医生的天然品格和后天条件。我想起了从中学时代就耳熟能详的高尔基的名言:我之所以具有这种本性,应该感谢人类灵魂的圣经——艺术,感情的诗;科学,理智的诗。
我在从医多年后,酝酿出了我的悟语:科学家也许更多地诉诸于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将冷静的理智与热烈的感情集于一身。
也许,这就是我编撰、出版这部“诗书”的根本动机和热切初衷的缘由。
全书分为哲思录、医思录、恩思录、游思录及一些手书与小画,这几部分实则很难划分,他们是密切相连的。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当然主要是从医学角度上的,而医学与哲学的相关性是天然的、必然的。正是:哲学起源于医学,医学归隐于哲学。
我的成长,甚至我做医学生,离不开前辈和师长的教导,是耳濡目染,我对他们的缅怀和铭记是终生的。
至于那些诗文,则是自幼的一种爱好。把这些年的小诗收集起来,就如捡撷落叶,成为一种类似少年的兴趣和游戏,仅供读者闲解闷而已,无需用心。
我常想,医学或科学,要与文学相结合。科学家如果懂得了文学,或者文学家如果懂得了科学,两者都可以用优美的、形象的、感人的文字将科学通俗化、兴趣化。不仅是科学普及,还有思想升华。
所谓医学的诗化、哲化,也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高度,应该成为从医者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实践技能。把已经哲化、诗化的医学,或者把充满科学与理性诗文和哲文献给读者,是我们的一个新的要求和目标吧。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诗人气质和科学家风度的医生吧!
大众看这本书,可以了解、理解医学、医疗和医生;医生同道们看这本书,像是拿起听诊器,听天、听地、听人。我们要有哲学的理念、文学的情怀、音乐的梦幻、字画的神韵。如是,一定会给我们疲惫而枯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清醒、灵性和愉悦,带来睿智、巧慧和美妙!
一个医生工作繁忙,生活紧张,编撰专业书以外的著作可以当作是一种调剂,当然也很辛苦。快乐在辛苦中。
后记
一本书要出版,总有一些想让读者先知道的话,这便是前言——我一直强调,看书先看前言。还会有些话,是想表达一下成书后的未尽之意,这便是后语或后记——我也认为这后记也是不应该漏掉的。
我在这里想强化一个概念或观念,就是“意象”。这缘起于我和著名艺术家、书画大师尹沧海先生的一次讨论。意,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对作品意境的理解、把握、动念;象,是客观形象、描绘对象,甚至是哲学概念,譬如老子《道德经》云“大象无形”,艺术家亦可“得意忘形”。所以,可以认为,“意”是主体,“象”是客体,“意象”就是主客观结合所形成的“形象”。《易经·系辞》中“立象以尽意”是之谓也。
艺术家通过“意象”创作了艺术作品,而医生也可以,甚至必须通过“意象”,才能很好地完成诊断治疗。
试想,我们从病史、主诉、症状、体征、检查,到形成印象(以前病历常用impression,这与意象image已经接近了),进而诊断。继而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设计、手术发现、操作过程,以及随诊处理等,都应该有一个清朗的意象,形成完整的图解。这个过程与艺术家的创作完全一样!诚然,我们是在人体上(不是模特上)完成的,“医生是在一个活的机体上完成艺术作品的雕塑家。”我们在生命中,或者我们使生命保持真、善、美!
亦如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名言:“美不在心,不在物,而在于心物联系中,是意象的存在。”
可以说,这也为医学、医疗和医生,或者怎样做医生、成为怎样的医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真、善、美集中表达的医学和医生,必须有意象观念、审美意识、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显然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
我一直以为学习艺术、文学对于医生是一种职业训练;研究哲学、人文对于医生是一种品质培养。“仅仅以专业教育是不够的,那只能成为机器,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我的这本小书,就是尝试与广大同道展开翅膀,在天空俯瞰大地,体验辽远、广阔、壮美之境。那才是医学和医生的境界,也是意象也!
每一个医生对其所置身的世界应该有诗和美的注视、凝望和眷顾,对病人充满体谅、关爱和负责,不断提升我们的职业洞察、职业智慧和职业精神。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