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1月11日上午,“领航计划——精准医疗创新与人才培养项目”第三场实体瘤复赛在山东济南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国内优秀诊疗智慧与创新力量,全面展现了实体瘤治疗领域的疑难问题与解决办法,为与会的血液及肿瘤领域医生呈现一场思想碰撞与知识融合的学术盛宴!
王哲海 教授
付玉兰 教授
胡旭东 教授
王兴文 教授
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付玉兰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山东省肿瘤医院胡旭东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王兴文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莅临现场、悉心指导。经过全国各大赛区海选角逐,本场复赛迎来了4位选手进行角逐,向总决赛发起冲刺。
陈佳薇 教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陈佳薇教授分享了两例具有挑战性的病例。第一例女性结肠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尽管初期使用白细胞介素11(IL-11)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等药物治疗,但随着化疗进程,疗效减退致化疗中断。治疗团队随即尝试泊帕类药物,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仍不稳定。在此情况下,团队引入罗普司亭治疗,患者血小板水平显著提升,为后续化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一例为老年男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病情复发并出现进展,血小板持续下降。采用SKD三药联合方案(卡非佐米+地塞米松+塞利尼索),辅以TPO皮下注射,血小板水平降至12×109/L。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考虑急性心力衰竭,因卡非佐米心脏毒性反应可能性大,所以治疗方案调整为达雷妥尤单抗+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塞利尼索。同时,改用罗普司亭 250ug/周,血小板水平回升至50~70×109/L。
徐成波 教授
高 敏 教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徐成波教授以及山东省肿瘤医院高敏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两位教授一致认为这两例病例阐述详尽完整,特别是医生团队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灵活应变和精准施策,以及最终取得的显著疗效,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评委们对病例本病因素及治疗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展开热烈讨论。
姚春萍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春萍教授分享了一例老年男性横结肠腺癌病例。患者经过右半结肠根治术及术后化疗,病情一度稳定。近两年后影像学检查发现直肠旁转移灶,于是开始了包括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CTIT,给治疗带来了挑战。治疗团队首先尝试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遂改为新一代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普司亭。令人欣喜的是,仅注射两次罗普司亭,12天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便恢复正常,且治疗费用较rhTPO节省70%。
陆锡燕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利楠教授和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陆锡燕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教授一致表示,该病例不仅展示了在复杂肿瘤治疗过程中治疗团队的精湛医术,也凸显了罗普司亭在CTIT治疗中的巨大潜力。随后两位评委对罗普司亭的治疗效果及经济性价比展开深入的交流。
马亚丽 教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马亚丽教授分享了两例实体瘤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第一例为中老年女性患者,确诊为右肺腺鳞癌并伴有EGFR 21 L858R突变。在接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出现CTIT,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最低值2×109/L,rhTPO+海曲泊帕+血小板输注效果均不佳,给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这一困境,治疗团队迅速调整治疗方案,引入新一代TPO-RA类药物罗普司亭,在第三次输注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第二个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因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入院治疗。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3周期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提升效果不佳。为降低出血风险、减少对远期生存的不良影响,治疗团队选择预防应用罗普司亭,从而减少血小板输注,降低出血风险的发生。
张家兴教授
宋金成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家兴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宋金成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教授一致认为,这两例病例充分展现出治疗团队在制定临床决策时的果断与精准,特别是罗普司亭的适时应用,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开辟了新的路径。这种预防性治疗的思维模式,对于降低CTIT对患者远期生存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翟玉洁 教授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翟玉洁教授分享了一例胃癌患者发生CTIT的病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接受了以XELOX方案为基础的化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策略。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降至2×109/L,治疗进程受阻。治疗团队进一步排查血小板持续减少的原因,包括奥沙利铂可诱导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在后续治疗中引入罗普司亭,有效扭转了Ⅳ度血小板减少的危局。
张晓红 教授
雷成阳 教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张晓红教授和陕西省肿瘤医院雷成阳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教授指出,该病例为胃癌患者CTIT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临床医生在面对类似复杂病例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在四位参赛选手精彩分享以及点评嘉宾热烈点评后,翟玉洁教授成功晋级决赛,陈佳薇教授、姚春萍教授、马亚丽教授教授获优秀奖。两位大会主席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实体瘤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病例分享的形式,促进专家学者之间医疗经验的融合与互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创造更多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为实体瘤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翟玉洁教授晋级决赛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侯良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