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troke: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有望成为卒中治疗的新手段

2021-08-2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在成功再通之前为了防止梗死增大(infarct growth,IG)的新治疗方法,也称为半暗带冻结,有可能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和血栓切除术的辅助治疗方法。IG的主要原因包括梗死周围去极化波和皮质播散性抑制波。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athod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C-tDCS)是一种无创神经刺激方法,在头皮上施加微弱的电流可以调节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已经证实在极化电流的作用下皮层神经元放电率的变化,C-tDCS对运动皮层的抑制作用也已在啮齿动物和人类中得到证实。


阴极刺激能够让平行于电极表面的轴突趋于去极化,并抑制垂直的纤维。在一项大鼠研究中,C-tDCS能够阻止的皮层播散性抑制(由针刺皮层诱导)的启动。在啮齿动物卒中模型中,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在超急性期将C-tDCS施加于缺血半球,可以使梗死周围去极化和IG的数量减少了37%。


在当前这项转化试验临床研究中,我们假设对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与假手术相比,在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采用C-tDCS会减少缺血核心的生长。STICA试验评估C-tDCS对适合再通治疗的MCA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STICA是一项单中心,双盲,双臂,1:1分为两组的随机试验。入院时和24小时后均进行磁共振成像。主要终点是24小时梗死生长(IG)。次要结局为(1)第7天和入院时的NIHSS评分差异和(2)3个月mRS评分。


45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中位磁共振成像至C-tDCS开始时间为45分钟;完成再通手术之前所有患者皆开始了C-tDCS。这种干预措施在所有患者中都证实是可行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假治疗组之间任何终点皆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可以观察到C-tDCS组中[未调整的中值差异(95%CI):−2.2毫升(−12.2~1.5)]以及预先设定亚组中(中度-重度卒中和大血管闭塞)[−5.7毫升(−21.6~2.6)和−7.7毫升(−24.2~2.6)]梗死增大的更小的明显趋势。


最终作者认为,C-tDCS是可行的并且耐受性良好。治疗组和假治疗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然而,这些数据发现C-tDCS对NIHSS>10分或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潜在益处。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译者:杨中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