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往期推荐
CRE主要定植部位包括下消化道、口咽、皮肤和泌尿道,许多研究均证实积极监测耐药菌定植在控制其暴发流行中的重要性。目前,美国CDC及欧洲临床微生物协会推荐首选的筛查部位是肠道来源样本(包括粪便与直肠拭子)。对CRE肠道定植患者进行早期快速识别,是监测并预防CRE在院内流行和播散的重要措施。而在血液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及危重症患者等高危人群中,肠道CRE定植比例显著增加。研究显示,血液肿瘤患者肠道CRE定植率为8.8%,骨髓移植患者的直肠拭子CRE分离率高达11.4%~41.8%,而危重症患者的CRE肠道定植率为6.8%~45.4%。CRE肠道定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暴露和入住ICU,病房之间的转运,住院时间延长,以及与CRE定植患者同一病房。
CRE感染通常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但也有极少数病例发生于社区。
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
(2)入住ICU;
(3)接受过侵入性检查或治疗;
(4)近期接受过手术治疗;
(5)血液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
(6)严重的基础疾病;
(7)应用过多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
(8)CRE的定植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群肠道CRE定植与感染的关系尤为密切,其中危重症患者定植继发感染比例可高达29%。因此,肠道CRE定植是危重症及血液肿瘤等患者继发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1,101(36) : 2850-28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