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技能|呼吸机报警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上)

2021-06-1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机械通气作为生命支持和呼吸治疗的有效手段,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已广泛应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病人因素、人为因素或机器故障均可引起呼吸机报警,而及时消除报警是保证呼吸机安全应用的关键。


作为医护人员有必要掌握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尤其要熟悉呼吸机报警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

气道压高限报警

(airway high-pressure alarm)

1.1

人机对抗


  • 患者自主呼吸与节律呼吸机相抵触,这样不仅增加呼吸功耗,不能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且加重缺氧导致窒息,应采取措施使其协调。

处理对策:

改变呼吸机模式或重新设置呼吸参数,可予以呼吸抑制剂或肌肉松弛剂(例如力月西等)消除患者自主呼吸,用呼吸机控制呼吸。支气管痉挛者,临时提高氧浓度同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


  • 清醒患者由于人工气道失去了正常的语言交流,经口插管时病人咬管。

处理对策:

清醒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用书写交流尽量满足患者要求,适当给予镇静剂如安定等。


1.2

呼吸机回路或气道原因


  • 呼吸机回路方面常见于回路打折;呼吸回路积水堵塞回路。气道方面见于被分泌物阻塞;气管插管位置改变,开口紧贴气管壁;咳嗽等。

处理对策:

1)检查排除通气回路受压、扭曲、管道内积水等情况,保持螺纹管的位置稍低于气管导管接口的位置,防止冷凝水返流,及时倾倒冷凝水。


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经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的病人由于会厌失去作用,黏膜纤毛活动受阻,咳嗽反射减弱,大都排痰困难,易发生气道分泌物潴留等,致气道不通畅或感染加重。若患者分泌物黏稠,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5~10ml,以稀释分泌物,为防止小气道分泌物滞积,滴入生理盐水后再行机械呼吸片刻,使稀释液进入小气管中稀释痰液,活跃纤毛活动再行吸引。检查湿化器功能,保持湿化温度32~36℃,湿度100%,一般24h湿化液应不少于250ml,防止分泌物干燥。


3)根据气管插管外露部分长短,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管导管较细,给予适当的潮气量、降低吸气流速及延长吸气时间,使气道压力控制在30cmH2O以下,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更换较粗的导管。


4)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双人操作,一人先从呼吸机支架上取下螺纹管,一手前臂托住螺纹管并用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扶住病人臀部面向护士侧轻拉。另一护士手托病人背部及臀部协助用力,垫好软枕。翻身后重新整理管道,并固定于支架上。防止呼吸机管道牵拉气管刺激病人咳嗽引起高压报警。



1.3

人为因素


主要原因为吸气压力过高报警限设置过低、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设定过大。

处理对策:

排除一切其他原因,调整设置参数,适量减少潮气量、每分通气量。


1.4

呼吸机自身原因


主要为呼吸机吸气阀或呼气阀故障,压力传感器损坏。

处理对策

排除其他原因后请工程师更换。


2、

气道压低限报警

(airway low-pressure alarm)

2.1

病人因素


辅助呼吸时病情加重,自主呼吸减弱或停止,触发灵敏度过低,而不能触发呼吸机,导致实际通气量低于所设定的病人需要报警范围。病人躁动不安,导致呼吸机管道连接脱落。

处理对策:

更换通气模式,适当给予镇静剂或头部制动。


2.2

呼吸机回路及气道原因


呼吸机管道老化出现裂纹,接口松动漏气,气囊漏气,加湿器加水口未接上或温度探头脱落。

处理对策:

检查病人气路通道,各管道接口,湿化罐加水后塞好加水孔。在使用呼吸机前应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并连接模拟肺检查呼吸机状况,无故障后方可应用于病人。插管气囊的充气,先用注射器缓慢充气至球囊饱和后,轻轻回抽0.5~1.0ml,触之气囊有一定弹性即可。气囊的压力以不超过20~30mmHg为宜。如是气囊本身漏气,则应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2.3

人为因素   


主要原因为吸气压力过高,报警压力低限限设置过高、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设定过小,气道峰值压力限制过低。

处理对策:

排除一切其他原因,调整设置参数,适量增加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合理设定限制气道峰值压力。


3、

  分钟呼气量高限报警

(high expired minute volume alarm)

主要原因为病人因素,自主呼吸频率比设定频率快,见于通气不足、缺氧、病人烦躁不安等。人为因素为呼吸机触发灵敏度设置过高、吸入潮气量设定过高、每分钟呼气量高限报警限设定过低。呼气流量传感器进水或阻塞。


处理对策:

查明原因,做相应处理,增加氧流量,给镇静及剂等,合理设置报警限值和触发灵敏度。清除流量传感器积水或阻塞物。


4、

分钟呼气量低限报警

(low expired minute volume alarm)

实际通气量低于所设定的病人需要报警范围时出现低限报警。主要原因为病人因素,呼吸机回路及气道因素(情况同吸气压力过低报警)。另外在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SIMV+PSV模式通气时,如果病人呼吸频率过低,也会造成每分钟呼气量低限报警。

处理对策:

根据病人情况,适量通气量,考虑更换通气模式,设置触发灵敏度。




本文首发于中国医大一院呼吸机管理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