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与九大国际组织云端交流,CCI2022国际专场成功举办
3天12场国际交流,中外介入医学专家云端聚会
3天时间,9个国际著名的介入放射学会专家,与中国介入医学专家开展了12场高水平线上学术交流;32个国家近50位国外专家与近百名中国介入医生线上演讲并互动讨论……12月9日至11日,作为2022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年会(CCI2022)的重头戏之一,为期三天的CCI2022国际专场成功举办。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指出,最近3年来受疫情影响,国际学术交流明显减少,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首开先河,系统性主办此次高密度、高质量、高规格的介入专家国际研讨,受到了中外介入放射学术组织和专家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不少专场中外专家互动交流讨论热烈到不得不延时进行,海内外近10万名介入医学及相关专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聆听共享了这场国际学术饕餮盛宴。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为国际专场致开幕词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承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协办。国际专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全程直播并同声传译。
紧跟国际前沿,中外介入医学专家云端聚首
“在进行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时,本身的治疗策略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抗凝治疗还是其他治疗方式,您的建议是什么?”“在我的治疗经验里,如果进行了抗凝治疗,我们也会根据患者本身的动力学指标和情况来决定是否给他持续进行抗凝治疗……”“如何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活治疗,您刚推荐了加压治疗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式,可以改善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但是患者依从性并不高,会给患者带来怎样的后续结果?”“患者本身接受治疗的依从性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新器械帮我们进行,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预后……”12月11日,在CCI2022国际专场中的“CCI Meet SIR”会场中,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专家团队正在与美国介入放射学会专家团队围绕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展开激烈的“云对话”讨论,中美两大介入学会,相聚“云端”,以“介”会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介绍,本次国际专场,中国医师协会专家团队“云对话”国际主流介入及相关学术组织,如美国介入放射学会、欧洲介入放射学会、世界肿瘤介入学会、亚太介入放射学会、国际栓塞学会、世界胃肠介入学会等,中国介入专家团队与国际著名介入放射学会强大专家团队,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学术交流。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秘书长、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朱海东教授介绍,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日本介入放射学会、韩国介入放射学会、加拿大介入放射学会的三个国家的介入放射组织参会交流探讨。同时,会议设置青年医师培训交流专场、科研论文写作专场,交流经验做法,开阔学术视野。大会同声传译,帮助参会者零距离接触和深入学习国际最新介入医学研究进展。
对话国际介入大咖,交流合作再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除了会议和中大医院平台全程直播外,深受医疗从业者欢迎的著名医学媒体平台《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平台高度重视,“壹生”直播平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医学专业领域人士线上学习与交流。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南京市第一医院顾建平教授表示,12场国际学术专场,中国介入专家与30多个国家的介入专家进行线上交流,每场学术演讲含金量都很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全国多地医院的介入科组织科室技术骨干观看大会直播,学习前沿介入技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与国际介入大咖们“云端”面对面机会难得,受益匪浅,更打开了学术与医疗技术创新的新思路。
加拿大介入放射学会首次参加CCI2022国际专场的交流,该学会的Gerald Gahide教授表示,“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此次会议,我认为今天和具有巨大创新潜力的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非常荣幸,对推动双方的介入事业发展都有所帮助,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合作。”由于时差的原因,很多国家在参与交流时,处于深夜、凌晨三点半、凌晨五点半,但依然阻挡不住国外介入专家参与线上分享讨论的热情,大家反响热烈。
中外介入专家线上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介入之声,再次唱响全球
滕皋军院士表示,中国介入医学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国际之间的交流学习与相互进步。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多年来和国际各大主流的介入放射学会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一直有频繁的学术交流。虽然三年疫情,中断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一直寻找通过线上交流方式来沟通。为此,精心策划了此次CCI2022国际专场,就是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大量以国内青年医生为主的学者走上了国际舞台,展示了风采和水平,让中国介入医生的声音在全球再次响起。通过这样的交流,也有助于让青年医生快速成长,走上国际。
CCI2022的大会主题为“大介入-高质量发展”。国际专场通过“云对话”的形式,与九大国际介入学会相约“云端”,交流先进技术与治疗理念,发出中国介入最强音,有助于推动我国介入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秘书长、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朱海东教授介绍说:“今年的专场活动有一个很好的特色,和以往不同的是一个完全连贯的专场,从头到尾每天有五个专场高强度、高频率的纯英文交流,很多来自美国、欧洲、亚洲的专家,几乎都是线上在线交流,反馈非常及时,互动反响很好。”
中国介入登上国际舞台,部分领域领跑国际
12月10日、11日,在CCI2022国际专场南京直播点,记者见到了中国第一代介入医生代表、德高望重的著名介入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麟荪教授,今年已经86周岁的李麟荪教授精神矍铄,他全程参加了2天的国际交流,并且非常积极地与国外专家互动探讨。谈到这次连贯性的国际学术交流,李麟荪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中国介入已经不是在学术建设的边缘地带,我们已经站在介入国际舞台的中心,我们跟国际专家进行平等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介入医学发展迅速,我作为一个第一代中国介入医生,感到非常高兴。”
滕皋军院士表示,在早期,中国介入以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到了2000年以后,在中国介入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医疗技术与设备不断进步,如今中国的介入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很多方面引领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不仅部分介入技术引领国际,治疗理念更是走在国际的前列。作为中国第一代介入医学专家李麟荪教授表示:“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感觉到我们国家的介入水平与国外相比,我们不弱,特别是在治疗理念方面更是处于领先水平。”李麟荪教授介绍,与美国等国家介入专家交流中得知,他们没有独立的介入病房、门诊,患者介入手术后就是回到外科或内科病房进行治疗。而我们国家介入科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在医疗体制、治疗理念上领先国外,介入技术也不亚于他们。
对于这次12场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滕皋军院士自豪地说:“我们可以昂首挺胸地和国际同道对等进行交流,相互切磋,这就是今天中国介入医学的现状。我相信,通过中国介入医师的不断努力,中国介入医学一定会不断走到国际前沿,领跑国际!”
通讯员:刘敏 程守勤 王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