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史摘要】
女性,41岁。右侧腰部疼痛不适2个月。
【CT征象】
平扫示右肾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实质变薄,可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围绕肾盂呈“花瓣样”排列,肾周筋膜局部增厚,右侧腰大肌肿胀并密度减低(图6-8-10A);增强扫描髓质期冠状位MPR示髓质区多发呈环状强化的低密度影,右肾盂壁增厚、挛缩,右侧输尿管中上段管壁增厚、强化,扩张积水(图6-8-10B)。
【重要征象】
“花瓣样”低密度影围绕肾盂排列,累及肾盂、输尿管。
【CT拟诊】
①肾及输尿管结核。②输尿管肿瘤合并肾积水。③多囊肾。④多发肾囊肿。
【病理诊断】
肾结核(皮质脓肿型)。
【评述】
泌尿系统结核是肺外结核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肾结核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90%为原发感染时结核菌经血行抵达肾,结核菌多停留在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内,若患者免疫力高,细菌量少,则病变限于肾皮质内,形成多个微小肉芽肿,最后愈合而不发病。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早期在肾皮质内形成结核结节,以后逐渐融合而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当病变发展到肾髓质后,肾乳头发生溃疡、坏死,并蔓延至肾盏形成空洞性溃疡。病变并可通过血液及淋巴从肾播散,形成多个空洞。若病变继续发展可成为无功能脓肾,并可侵及肾周而引起炎症及脓肿;晚期可发展为肾自截,使全肾萎缩钙化而无功能。肾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脓尿,少数可有高血压。
CT表现
①早期肾皮质内多发点片状低密度灶,边界不清,边缘强化。②中期表现髓质内扩大、融合的低密度灶或空洞,皮质变薄,全肾出现结核性脓肿,边缘强化,围绕肾盂呈“花瓣状”排列,而后沿着肾盂播散至输尿管、膀胱,可见增厚的输尿管及膀胱壁,进一步蔓延至周围组织及器官,如腰大肌、髂肌等,多发点状或不规则钙化。③晚期肾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全肾广泛钙化形成"肾自截"。本例为肾结核的中期,表现为皮质脓肿并累及输尿管及腰大肌。
鉴别诊断
①多发肾囊肿:多发境界清楚的类圆形的囊性病灶,大小不等,位于肾内或突出于肾轮廓外,水样密度,囊壁薄,增强扫描无强化,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无扩张。②多囊肾:双肾明显增大,轮廓呈分叶状,肾实质布满大小不等的囊性病灶,囊肿内可伴出血、感染,囊壁可钙化,肾盂肾盏变形,增强扫描无强化,常合并有其他脏器多发囊肿。③输尿管肿瘤合并肾积水:输尿管管壁环状或偏心不均匀增厚,可向腔内外形成软组织结节,管腔狭窄、闭塞,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肾皮质变薄,腹主动脉周围可见肿大的淋巴结,结核输尿管管壁均匀增厚且病变范围广泛。
本文摘选自《CT读片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