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武汉协和医院 王思桦
许多人对肺结节的认识有误区
以为肺上长包块就是肺结节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包块
都叫肺结节
肺结节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小“坨坨”,指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小于3厘米,位于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的不透明结节,可以单发或多发。
更大的会被叫肺团块或者肿块。根据结节的密度大到小,可以分为钙化、实性、部分实性及磨玻璃样结节。
指高密度的结节,多由肺部炎症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结核。其次,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或磷酸盐代谢异常、血栓以及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纤维化也可诱发肺钙化灶生成。
指其内全部是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其内血管及支气管影像被掩盖。
指其内既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不均匀。
指肺内模糊的结节影,呈云雾状淡薄影,密度较均匀,看上去像磨砂玻璃一样,但其内血管及支气管的轮廓可以看见。
NO!肺部结节一般由CT检查出来。从前常规体检包含的X光胸片多数之后只能检查出较大的肿块。通常,肺部病变在CT上的表现,良性和恶性是有区别的,但是肺部小结节的确比较难以判断,毕竟它太小,很多时候也缺乏特异性的表现。
PET/CT是一个用来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检查,但是在小于10毫米的病变里面,特别是磨玻璃结节,一般 标准摄取值(SUV) 较低,PET/CT 检查对它的价值有限,它的作用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结节越大危险性越高
体检第一次发现肺结节时
大部分人会比较恐慌
可根据结节大小对照下文
进行判断
当结节直径<5 mm,且没有肿瘤病史、家族病史的,恶性的可能性较小,每6~12个月做CT复查一次就可以。
当结节直径为5~10mm时,恶性可能性为6%~28%,每3个月复查一次。
当结节直径>10 mm时应每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随访发现病灶无变化,则常延长至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当肺结节2年无变化时,则可大致认为是良性结节;有变化时则根据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并决定下一步处理意见。
要特别注意的是,>2 cm的肺部结节恶性率可高达20%,>3 cm的病灶通常很可能是恶性病变。
来源: 武汉协和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