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官方权威消息!北京未来两周,流感活跃强度将趋缓

2018-01-18作者:小姗资讯
流感

流感,大概是今年冬天大家最关心的健康类话题了。

公众对于流感的疑问层出不穷,比如:

为什么今年流感这么严重?

流感有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

得了流感,我这么做是不是正确?

我发烧去社区医院,为什么医生不给看?

...

针对这些疑问,1月15日下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召开发布会通报了近期北京流感情况。

1.jpg

目前,北京市每周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环比上升幅度有所下降。在流感样病例各年龄组人群中,以0-4岁年龄组人群占比最高。全市报告的流感集中发热疫情目前大幅下降,2017年最后一周环比与其前一周下降37%,2018年第1周环比2017年最后一周下降74%。

目前,北京市流感活动强度上升幅度已呈现出减缓态势,据本市历年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本流行季本市流感活动高峰出现在元旦前后,发病呈近年来较高水平,目前已达到流感的流行高峰,预计未来两周内本市流感活动强度将趋缓。学校托幼机构流感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数较前期已明显下降,预计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以及春节假期的到来,人群聚集性减少,本市流感活动强度将会进一步降低。

截止目前,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和抗原性未发生明显变异。


北京不会出现流感大暴发

自2017年11月起,北京市流感活动度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12月份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流感病毒活动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出现乙型(Yamagata系)、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近期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占比例较高。

根据全球、我国及本市流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各型别流感病毒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不具备出现流感大流行的生物学基础,流感病毒的感染力、传播力和致病力未发生改变,本流行季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仍符合典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流感的基本特征。

高危人群可以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

2.jpg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兴旺介绍,流感预防,最有效的手段还是疫苗注射

在流感流行季节,建议少去公共场所,如果去也尽量戴口罩。去医院探视病人时,也要戴口罩,因为有些人虽然没发病但携带有流感病毒,也会传染给病人。另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如勤洗手、勤通风,打喷嚏咳嗽的时候拿手绢、卫生纸遮盖口鼻,防止病毒传播。

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婴幼儿,怀孕到中晚期的孕妇都是患流感的高危人群,除了做好上述预防措施,还可以预防性地服用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避免得流感或流感症状较轻。

如果确定得流感,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嘱进行治疗用药。需要澄清一个误区,很多患者总觉得输液会快,到医院就让医生开输液,其实一般患者得了流感是不需要输液的。

奥司他韦是处方药,需遵医嘱服用

针对一些公众对于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存在的误解,北京朝阳医院药学部主任刘丽宏在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奥他韦是处方药,在用于治疗时,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使用方法是有讲究的,比如婴幼儿要根据体重进行计量的调整,老年人也需要根据其身体情况和服用其他药品的情况进行用法的调整,所以不建议患者自行到药店购买使用,而是要根据医嘱足量服用。

健康北京了解到,目前,奥司他韦主要保证医院的供应,且医院储备充足,药店一般没有销售。

社区医院能接待流感患者吗?

有些公众反映,自家附近的社区医院无法接待流感样患者。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引起发热的情况很多,可能是感染性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疾病。像普通感冒和单纯性流感,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是可以诊治的,但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颅脑外伤等复杂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发热,这在基层就诊是有风险的。

该负责人表示,流感有其特殊性,有5类人群可能会引发重症流感,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伴随其他慢性疾病的,肥胖患者,孕妇。“常到社区就诊的一般都是老人和慢病患者,社区医生看到这类可能引发重症的病人,往往会建议患者到其他医疗机构治疗。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出于患者安全考虑”

另外,有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能原来没有接诊过流感病人,接诊能力不足,也没有相应的抗流感药物储备,所以才建议患者到其他医疗机构就诊。这其实是医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患者病情综合判断的结果。

流感可防可治,北京市将持续关注疫情变化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持续开展流感监测和疫情研判,掌握流感病毒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针对小学低龄学生和托幼机构疫情高发的特点,市区两级教育、卫生计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小学和托幼机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严防流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蔓延。同时,将与北京市食药监局一道,做好药品采购供应保障。

流感多为季节性传染疾病,注射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只要大家增强个人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就医,对症诊疗,坚持专群结合,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采写/编辑:lynne

转自 健康北京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