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左主干冠脉疾病的预测因素 | 健心知著

2022-08-02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冠心病原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团队为您推荐冠心病介入技术进展方面的最新研究,点评研究结果,诠释临床意义。让我们快速了解冠心病介入领域学术进展。


左主干冠脉疾病的预测因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健、郭萌、孙浩宁


image.png



健心荐语

左主干病变直径狭窄百分比≥50%对于患者预后和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无创负荷影像学检查或者运动负荷试验是发现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见方法。但负荷试验提示左主干病变的意义尚不明确。


文章介绍

本研究旨在寻找临床特征和负荷试验中提示左主干病变的指标,本文于2022年2月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对ISCHEMIA试验数据的事后分析,入选患者为在进行冠脉CTA检查后运动负荷试验或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或负荷超声心动图提示局部中重度缺血的患者。排除标准为冠脉搭桥术后。通过逐步法多因素回归模型识别左主干病变的预测因素。


研究结果

5146例患者(平均年龄63岁,男性74%)中414(8%)例患者患有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病变的预测因素为年龄较大(p<0.001),男性(p<0.01),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p<0.009),负荷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短暂性缺血性扩张(p=0.05),运动负荷试验ST段压低的程度(p=0.001)。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左主干病变的预测能力较弱(C指数 0.643及0.684)。


微信图片_20220718140343.png

图1:依据临床因素调整后负荷试验评估左主干的结果


结论

对于中重度缺血的患者,临床和负荷试验的指标对于CTA提示的左主干病变预测能力较弱。对于大多数中重度缺血的患者,需要解剖学成像除外左主干病变。


点评

该研究评估了常用的负荷试验对于左主干病变的预测能力,遗憾的是这些指标的预测能力较弱。虽然该研究发现负荷超声心动图提示的左心室短暂性缺血扩张、运动负荷试验ST段压低的程度是左主干病变的预测因素,但是在构建模型时,它们的增量预测价值均不大。这些结果提示我们目前对于左主干病变的评估可能更依赖于冠脉影像学检查,但其他功能学检查是否存在预测价值亦需进一步研究。


图片1.png


刘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血管内超声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欧洲心脏病学协会(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协会(SCAI)等国际学会专家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及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副组长等五十余项社会兼职。


专业特长为冠心病的诊断和综合性治疗,包括,冠脉介入性治疗,特别是针对高龄,合并复杂疾病的高危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方面。致力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和血管生理学研究,包括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血流储备分数。胸痛中心的建设,急性胸痛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SCI收录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参与国内多部临床指南的撰写。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国自然重点,国自然面上项目,北自然面上,首都卫生发展科研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基金支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多本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主译《轻松掌握血管内超声》、《介入心脏病学》、《心脏病学实践》等著作。



相关链接

老年人降血压要谨慎保守一些?专家:达标最重要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18-24)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6.27-7.3)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11-17)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4-10)


2021年结构性心脏病进展盘点——心衰器械治疗篇


血压降低就停药?夏季高血压管理不容忽视!


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管理


中国急性心梗院内死亡率为4.0%!253个胸痛中心数据分析


重要参考 | 牢记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的禁忌证


新型抗凝药物用量不足,增栓塞风险!鼓楼医院徐标等Circulation子刊Meta分析


说说肌痛——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服用华法林过量,该如何紧急处置?


一种特殊类型的ST段抬高:尖顶军盔征


心律失常与心衰,有什么关系?


SGLT2 抑制剂治疗HFpEF进展:从背景到临床


高血压性心脏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