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注意!这些药物很伤“肝”!

2020-09-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因而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DILI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ALF)甚至死亡。


在已上市的药品有1100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常见的包括抗微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循环系统用药、激素类药物、影响免疫功能药物和传统中药、天然药等。


一、

易致肝损伤药物

1.西药


微信图片_20200917154244.png


2.中药


微信图片_20200917154434.png


二、

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原则


1.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


2.应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


3.根据DILI(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4.ALF/SALF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


药物治疗


1.保肝药物:可减轻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功能。


微信图片_20200917154437.png


2.利胆类药物:可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红素,适用于胆汁淤积型DILI。


微信图片_20200917154440.png


3.降酶药物代表药物有联苯双酯,该药为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体,近期降低ALT作用较为肯定,但远期疗效较差,停药后容易反跳,且有用药后出现黄疸及病情恶化的报道。双环醇除抗炎保肝作用外,也具有明显的降酶作用。


4.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药物腺苷三磷酸、辅酶A、肌苷和维生素类等可通过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也可以适当使用维生素B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剂量较大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不建议使用。


5.促肝细胞生长和肝功能替代疗法:促肝细胞生长素可刺激正常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可用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辅助治疗。重症DILI患者可用人工肝支持疗法或人工肾治疗,必要时进行肝移植。


6.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对DILI的疗效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应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宜用于超敏或自身免疫征象明显、且停用肝损伤药物后生化指标改善不明显甚或继续恶化的患者,并应充分权衡治疗收益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752-1768

[2].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年10月第36卷第十期


来源:逸仙药学V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