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最新指南 | 艾滋病病毒预防试验的伦理考量最新指南发布!

2021-01-3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艾滋病病毒预防试验中伦理考量的最新指南。新版指南在初版指南出版21年后问世,并经历了为期一年的修订,采纳了80多位专家和公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全球有17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这意味着仍然迫切需要开发并提供新的艾滋病预防手段,以使人们能够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侵害。在过去几年中,一些新的预防手段陆续得到开发,例如包括口服药物、使用达匹韦林环和注射长效卡博替加韦注射等暴露前预防。但是,对便捷、有效的艾滋病病毒预防措施的需求依然十分强烈。
然而,在开发新的艾滋病预防方式的同时,还需要保护参与评估预防工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研究的人。对人的研究一套由来已久的伦理标准框架的约束。新版指南在14个要点中阐述了艾滋病病毒预防研究的伦理标准,坚守适用于有人参与的研究的普遍伦理原则,并通过贴近参与者和艾滋病预防研究发展的方式对这些原则进行解释。
针对艾滋病预防研究的伦理考量十分复杂。研究必须针对那些可能受到新方法影响最大的人群,例如艾滋病病毒高发地区的关键人群、少女和年轻女性。但是,这部分人的生活环境往往使他们容易受到歧视、监禁或其他伤害,因而限制他们参与研究,并使开展符合伦理的研究更加艰难。更新后的指南力图在符合伦理的基础上,充分纳入那些最能从艾滋病预防研究中受益的人的需求。

主要修订更新的内容


强调社区成员参与研究项目所有阶段 — 研究小组、资助方、关键人群、潜在参与者以及在试验区生活的社区之间必须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强调公平问题,即有包容性地选择研究人群,不因年龄、怀孕、性别认同或吸毒等特征而任意地排斥部分研究对象。


强调不应将个人或群体贴上“脆弱”的标签,而应该强调形成“脆弱性”的环境,即特定的社会或政治背景可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变得脆弱。


研究人员和资助方至少应当确保每位参与者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以及后续追踪调查中都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艾滋病病毒预防服务包。同时,指南还规定参与者在试验后应当能够获取被证明有效的产品。

1.jpg
彼得·戈弗雷-福塞特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科学顾问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致力于与受到艾滋病病毒影响的人合作,促进和保护他们的权利,该指南规定了如何开展符合伦理的艾滋病预防试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保障参与者的权利,并促进新的艾滋病预防手段的开发,同时,将支持所有利益攸关方设计和开展符合伦理和科学的艾滋病预防试验,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推动实现艾滋病新发感染的目标。"


苏米娅·斯瓦米纳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

2.jpg


"世界卫生组织必须确保政策制定者和卫生服务提供者将伦理准则置于决策的核心。这一次世卫组织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合作,集合了大量不同领域的利益攸关方参与审阅,这也为今后制定伦理指南树立了典范。"

艾滋病病毒预防试验伦理考量最新指南主要包括14个指导要点

  1. 艾滋病病毒预防试验的必要性

  2. 社区伙伴关系

  3. 科学和伦理行为与审查

  4. 科学有效性

  5. 公平、包容地选择研究人群

  6. 脆弱性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7. 潜在伤害

  8. 好处

  9. 知情同意

  10. 保密和隐私

  11. 预防标准

  12. 关怀和治疗

  13. 试验监测

  14. 试验产品可和试验结果传播

本文首发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众号,账号主体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