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第6期)】知识的篮子

2018-10-01作者:论坛报小塔人文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每周一期,并由郎景和院士朗读部分文章节选。

读书logo.png

知识的篮子.mp3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

从中学时,我就有用一个小本子随时摘记的习惯,日积月累,这种小本子已有数十个之多,可以称之为“知识的篮子”。

“篮子”里的内容非常丰富,天文地理、历史趣闻、名人箴言…… 可以说应有尽有。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不一定有用,也不知是否会有用,也可能都会有用),均属捡拾之列,题为“平时多采撷,过后再思量”。

工作之后,“篮子”里面装的主要是专业文献摘要,做成文献卡片,中英皆有,可手写可打字,形成有分类的卡片盒子,便于检索查阅。

用电脑和U盘存储则是近年计算机应用之结果,当然快捷方便了许多,但手写摘抄的习惯依然坚持不辍。摘抄的内容多为医学专业以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一种业余爱好,是一块自我耕耘、孤芳自赏的“自留地”。

我现今的“篮子”可是有些讲究了:宣纸线装册子,甚至是云南丽江、和顺特产的宣纸本,用毛笔行书记录。不仅仅是摘记,通常还有评论,更多的是随想感悟,或偶得的小文。居然也积攒了几十本,这其中也把行草书法训练了一番,提升了不少兴致。有时是专门为写字、研读而抄录的,如《心经》《滕王阁序》《生活之路》的断章等等,都有复习与欣赏的价值。

重新浏览这些记录本,会为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习惯而自我感动。其实,关键在于“学习着、辛苦着,但是快乐着”,也应了孔圣人的教诲,知之、好之、乐之。做到乐之,又须何求?——“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不知老之将至,贤哉,回也。”

重新收拾这些“篮子”里的物件,有些已是几十年的陈年老货了,可绝不是破烂,而是宝贝,令人稀罕,或者不过是敝帚自珍。有些词儿、有些话语、有些断章、有些评说,依然是思想火花四射、熠熠闪亮,令人回味,甚至像是久违的朋友重逢,勾起许多联想,诉说难忘的故事。

图1 郎景和教授的摘录本

图2 郎景和教授的书法作品

“知识的篮子(我的文摘、杂记、随感录),从中学开始,近年是线装笺。毛笔字增加点兴致。”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