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有哪些,该如何应对,怎样避免?带着这些疑问,相约第十一届冠脉介入治疗‘精选’并发症论坛,本次论坛分为两个部分,共14个来自临床的“精选”病例,颇具教育意义。关注并发症,实践中出真知!让我们先来了解两个病例,先睹为快吧!
案例一:冠脉旋磨术中冠脉穿孔成功救治1例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潘德锋
病例简介
1例70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1月”入院。1月前,患者在外院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于RCA植入支架1枚。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糖尿病病史5年。血压125/8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T波倒置。心超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EF 54%。诊断为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恢复期),高血压1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
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冠脉造影示LAD近中段(6,7段)钙化伴狭窄,最重处90%~95%狭窄。LCX发育较小,中段钙化伴狭窄,最重90%~99%狭窄。RCA原支架血流通畅,跨越PDA,PDA开口90%狭窄,左室后支远端90%~95%狭窄。患者为右冠优势,LCX较小,此次行PCI,靶血管首先处理LAD,IVUS明确LAD近中段钙化情况,必要时行冠脉内旋磨术。
PCI过程
经右桡动脉途径,7F EBU 3.5指引导管,将IVUS导管送至LAD中段,回撤可见D2~D1之间钙化环>270°,斑块负荷>80%,决定行冠脉内旋磨术。
更换旋磨导丝,1.5 mm磨头15.0万/分10~15秒共5次未通过病变,增速到16.5万/分10~15秒3次通过病变,更换1.75 mm磨头15.5万/分10~15秒3次通过病变。重复造影见LAD血流通畅,术中即刻未发现冠脉穿孔征象(术后复盘时发现此时已有冠脉穿孔征象)。复查IVUS可见钙化环断裂。
入2.5×6 mm切割球囊6~7 atm切割后回撤困难,发现球囊破裂。更换2.75×12 mm非顺应性(NC)球囊12~16 atm可见球囊扩张良好,重复造影示造影剂外渗。入2.75×12 mm NC球囊以12~16 atm封堵3~5分钟3次仍见造影剂外渗。封堵同时制备带膜支架,2.75×23 mm自制覆膜支架(3 M)植入后2.75×12 mm NC球囊12~18 atm扩张后见造影剂外渗较前减少,串联植入3.0×23 mm自制覆膜支架(3 M)后3.0×12 mm NC球囊12~15 atm扩张后未见造影剂外渗,近端串联植入3.5×38 mm药物支架一枚,跨越LCX开口,3.5×12 mm NC球囊12~18 atm扩张后IVUS复查见LAD支架贴壁良好,LM内支架贴壁不良,入4.5×8 mm NC球囊16 atm扩张后复查IVUS见LM内支架贴壁良好。
临床转归及随访
术后即刻、6小时、次日心超仅见微量心包积液。术后心电图示V1~V3导联r波递增不良,ST段抬高,T波倒置。术后连续监测三天肌钙蛋白T,峰值为993 pg/L,术后1周出院。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心超提示LVEF 50%,冠脉CTA提示LAD支架内膜增生可能。
分析与思考
穿孔原因方面,经复盘对穿孔原因的认识有所改变。术中以2.75 mm NC球囊扩张后发现造影剂外渗,因此术中认为穿孔原因与切割球囊及NC球囊使用有关。术后复盘发现以1.75 mm磨头旋磨后即刻可见造影剂外渗(但术中未能发现),考虑穿孔原因与旋磨头尺寸过大有关,因此需注意旋磨头尺寸的选择,另外旋磨后切割球囊的使用是否为必需,也需要评估。
案例二:静脉桥血管介入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崔成
大隐静脉是CABG的主要血管来源之一,而大隐静脉桥血管(SVG)早期容易发生血栓,晚期容易出现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部分冠心病患者CABG术后出现心肌缺血复发,需要再次血运重建。随着冠心病患者不断增加,接受CABG治疗的患者增长迅速,我国每年有超过4万例CABG患者,CABG术后需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加。SVG在术后一年内有15%~20%出现狭窄,术后1~6年内发生狭窄的静脉桥血管每年增加1%~2%,而6年后每年增加4%,CABG术后10年SVG的闭塞率达50%以上,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CABG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再次血运重建。然而再次CABG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和死亡风险,难以取得理想的即刻和远期效果,这使对SVG的介入干预成为CABG术后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较好选择。但静脉桥血管支架治疗是介入治疗中的高危手术,令许多介入术者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静脉桥血管的动脉化是血管的退行性病变,和动脉斑块的纤维组织增生及脂质沉积不同,静脉桥病变由非常松软的胆固醇脂质及红细胞血栓等组成。一旦球囊扩张极易导致松软斑块的脱落引发无复流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虽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可以部分预防,但远端保护装置的应用也有一定局限性。
下面介绍1例静脉桥血管介入治疗案例。1例56岁男性,发作性胸痛16年,加重1个月,发作频繁。患者16年前发生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溶栓治疗;12年前外院置入4枚支架;10年前再次置入3枚支架;9年前行CABG:LIMA桥,LCX及RCA静脉桥。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入院当日胸痛发作持续不缓解,cTnI 0.14 ng/ml,遂行急诊冠脉造影。
急诊造影提示LAD中段支架内100%狭窄,LCX近段100%狭窄,RCA近段100%狭窄,LIMA桥通畅;LCX静脉桥100%狭窄,RCA静脉桥近段70%、远段95%狭窄。考虑犯罪血管为RCA静脉桥,拟行桥血管介入治疗。6F AR1指引导管,BMW导丝,2.5×15 mm球囊预扩张桥血管病变。SVG-RCA置入3.5×38 mm支架后,可见近段病变团块状血栓脱落,出现无再流,患者出现胸痛及血压、心率下降,给予多巴胺、阿托品、肾上腺素、吗啡等药物治疗,Export抽吸导管抽吸出少量黄色斑块样物质,微导管冠脉内给药,硝普钠100 μg、硝酸甘油0.1 mg、替罗非班10 ml(10 ml/h静脉泵入),TIMI血流恢复3级。置入Spider滤器后,近段串联3.5×16 mm支架,支架囊远端支架内后扩张。半年后,患者再发心绞痛,1年后复查造影示LIMA通畅,RCA静脉桥近段90%、远段支架通畅。置入Spider滤器后,桥血管近段置入4.0×38 mm支架,支架膨胀不满意,4.0×15 mm球囊后扩张,结果满意。
静脉桥血管病变原因包括血栓、内膜增生、新生动脉粥样硬化。3年以上的静脉桥血管上述情况经常合并存在。静脉桥血管PCI无再流发生率10%~15%,介入相关的心梗超过30%。无再流的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远端血管栓塞、微循环栓塞痉挛等。桥血管介入重在预防,包括预防性使用血管扩张剂;对于1年以上静脉桥血管,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很有必要;介入时宜直接支架,支架宜偏小、偏长。此外,无再流后处理可包括微导管给予血管扩张剂、冠脉内给予GPI、行血栓抽吸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