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ASTRO小细胞肺癌及食管癌治疗进展荟萃

2024-10-1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40928090149.png


2024年9月29日至10月2日,第66届ASTRO(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年会在美国华盛顿DC召开。ASTRO年会是全球放射肿瘤治疗学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全面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涵盖各种肿瘤的治疗(放疗为主)以及相关技术和基础研究等内容,为业界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平台。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医务人员以实现卓越的患者服务为愿景(Targeting Provider Wellness For Exceptional Patient Care)。


针对大会的海量学术内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团队开辟【“放”眼看前沿之第十五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ASTRO会后会系列报道】专栏,从中筛选部分最新的高质量研究并加以凝练总结,便于大家及时掌握放疗领域最新进展,以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本篇为专栏第三篇:小细胞肺癌及食管癌治疗进展,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石安辉教授、余荣教授带队领学。


01

同步放化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NRGOncology/Alliance LU005研究)

02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ADRIATIC研究)的安全性分析:肺炎和免疫介导的毒副反应

03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加量对比常规分割放疗的随机、非劣效性、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

04

食管腺癌新辅助放化疗(CROSS模式)对比围手术期化疗(FLOT模式):ESOPEC-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多中心Ⅲ期研究

05

基于纵向CT特征模型预测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无局部复发生存:一项多中心研究

06

个体化微小残留病变预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预后


1


研究标题

同步放化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NRGOncology/Alliance LU005研究)


摘要号:LBA02


研究详情

研究目的:NRG-LU005是一项国际多中心Ⅲ期RCT临床研究,旨在探究同步放化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第二次期中分析结果。


研究方法: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1周期铂类+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后以1∶1随机分配至同步放化疗组(cCRT)或同步放化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组(Atezo+cCRT组。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直至研究者判定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最多17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期。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PFS)期、局部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期。


研究结果:共54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7.2%的患者接受了超分割放疗。中位随访时间21.0个月。cCRT组和Atezo+cCRT组的1、2、3年OS率分别为82.6%、62.9%和50.3%以及80.2%、58.6%和44.7%。cCRT组和Atezo+cCRT组的中位OS期分别为39.5个月和33.1个月(HR = 1.11, 95%CI:0.85~1.45),中位PFS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2.0个月(HR=1.00, 95%CI: 0.80~1.25)。两组的中位DMFS期分别为13.2个月和16.8个月(HR=0.95, 95%CI:0.75~1.21),2年局部失败率分别为14.4%和13.1% (HR=0.84, 95%CI: 0.50~1.40)。cCRT组和Atezo+cCRT组≥3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1%和5.6%。Atezo+cCRT组相较于cCRT组未出现更高的毒副反应。无论是否接受阿替珠单抗治疗,接受超分割放疗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中位生存期(35.4个月对28.3个月,HR=1.44, 95%CI: 1.10 ~ 1.89)。


研究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放化疗基础上应用阿替利珠单抗同步+巩固治疗未延长患者的生存。


一句话点评

与ADRIATIC研究相比,尽管阿替利珠单抗前移至同步放化疗期间开始使用仍未能改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


2
研究标题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ADRIATIC研究)的安全性分析:肺炎和免疫介导的毒副反应


摘要号:LBA13


研究详情

研究目的:ADRIATIC研究是一项前瞻性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cCRT后无进展的患者中行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里将着重报道研究中肺炎/放射性肺炎和免疫介导的毒副反应(imAEs)。


研究方法:530例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接受巩固性安慰剂或度伐利尤单抗治疗(1500 mg,每4周1次,直至研究者判定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最长24个月)。安全性是次要终点。


研究结果:度伐利尤单抗组(262例)和安慰剂组(265例)中肺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8%和30%(3/4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和3%;5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4%和0%;导致治疗中断比例分别为9%和3%)。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首次使用研究药物至发生肺炎的中位时间均为56天。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中imAEs发生率分别为32%和10%(3/4级发生率分别为5%和2%;5级发生率分别为0.4%和0%;导致治疗中断比例分别为7%和3%)。


研究结论:在ADRIATIC研究中,肺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在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相似,且度伐利尤单抗组免疫介导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预期相符。毒副反应多数属于轻度而且导致治疗中断的发生率较低。


一句话点评

ADRIATIC研究的安全性分析结果提示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这一模式的肺炎/放射性肺炎和免疫介导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可控。


3
研究标题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加量对比常规分割放疗的随机、非劣效性、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


摘要号:Oral 194


研究详情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加量放疗的疗效是否非劣效于常规分割放疗。


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中国单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符合入组条件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以1:1随机分配至常规分割放疗组(PTV:60 Gy/2 Gy/30 F)或同步加量放疗组(PGTV: 60.2 Gy/2.15 Gy/28 F, PTV :50.4 Gy/1.8 Gy/28 F),联合同步或序贯依托泊苷+顺铂/卡铂方案化疗。主要终点为PFS期。


研究结果:共入组321例患者。中位随访56个月,常规分割放疗组(n=163)和同步加量放疗组(n=158)的中位PFS均为16个月(HR=1.00,95%CI:0.77~1.30,P=0.97)。两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42.7%和38.1%(非劣效性P=0.01)。3~4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6%和2.5%(P=0.030),其他急性毒副反应两组相似。


研究结论:同步加量放疗非劣效于常规分割放疗,同时具有更低的3~4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该研究显示同步加量放疗可考虑作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一句话点评

这项Ⅲ期研究结果提示:同步加量放疗可能成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放疗的一种替代治疗模式。·



4
研究标题

食管腺癌新辅助放化疗(CROSS模式)对比围手术期化疗(FLOT模式):ESOPEC-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多中心Ⅲ期研究


摘要号:LBA 09


研究详情


研究目的:比较新辅助放化疗(CROSS模式)和围手术期化疗(FLOT模式)在食管腺癌中的疗效,且研究假设FLOT模式优于CROSS模式。


研究方法:纳入cT1N+或cT2~4aN0/+,cM0的食管腺癌患者。CROSS模式组患者接受放疗41.4 Gy/23次,同步5次卡铂+紫杉醇周方案化疗。FLOT模式组患者接受5-FU+四氢叶酸+奥沙利铂+紫杉醇2周方案化疗共8周期,术前和术后分别4周期。手术在新辅助治疗后4~6周完成。主要研究终点为OS期。


研究结果:共纳入438例患者,其中CROSS模式组217例,FLOT模式组221例[意向性治疗(ITT)人群]。CROSS模式组和FLOT模式组分别有90.3%和93.7%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符合方案(PP)人群]。在PP人群中,98.0%的患者接受足量放疗;分别有75.0%、18.9%和6.1%的患者接受了5周期、4周期和小于4周期的卡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在ITT人群中,CROSS模式组和FLOT模式组接受手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2.9%和86.4%。在接受手术的371例患者中,两组的局部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13.3%和18.3%,近CR率分别为39.4%和25.1%。在接受R0/R1切除的368例患者中,两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36.5%和52.8%,中位RFS期分别为17个月和43个月(HR=0.68,95%CI:0.51~0.90,P=0.0076)。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相当。在ITT人群中,CROSS模式组和FLOT模式组的3年OS率分别为50.7%和57.4%,中位OS期分别为37个月和66个月(HR=0.70,95%CI:0.53~0.92,P=0.012)。


研究结论:CROSS模式和FLOT模式耐受性均良好。FLOT模式组的OS期优于CROSS模式组,建议对于可手术食管腺癌优选FLOT模式。事后分析提示CROSS模式的局限性包括:没有强制行基线PET/CT检查,且没有加入免疫治疗。


一句话点评

CROSS模式和FLOT模式均是可手术食管腺癌的可选治疗方式且耐受性良好。该研究CROSS模式组新辅助化疗完成率更低(PP人群75%对93%),这对疗效有一定影响。该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长期随访验证。目前CROSS模式仍是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5
研究标题

基于纵向CT特征模型预测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无局部复发生存:一项多中心研究


摘要号:Oral 158


研究详情


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融合CT图像,开发和验证一种深度学习模型,用于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的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期。


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321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集(224例)和内部验证集(91例)。外院202例患者被分配到两个外部验证集(分别为111例和91例)。收集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前、后的CT图像,提取LRFS相关的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和深度特征建立CDDSN模型,并利用独立临床预后因素和CDDSN模型建立多模态列线图。


研究结果:基于纵向CT图像的CDDSN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仅使用疗前或疗后图像的模型,其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两个外部验证集预测LRFS的C指数分别为0.796(95%CI:0.741~0.851),0.738(95%CI:0.675~0.801),0.712(95%CI:0.661~0.758)和0.708(95%CI:0.657~0.748)。同时结合瘤内和瘤周特征的CDDSN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仅使用瘤内特征的模型。在两个外部验证集中,CDDSN模型对LRFS的预测效能优于早期融合和晚期融合方法(C指数:0.712对0.69对0.681;0.708对0.661对0.68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淋巴细胞计数和LRFS显著相关(P<0.05)。整合临床预后因素和CDDSN模型建立的多模态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LRFS的C指数分别为0.826和0.709~0.734。


研究结论:CDDSN模型可提高对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后无局部复发生存的预测能力。基于CDDSN的列线图可能对食管鳞癌患者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一句话点评

基于纵向CT图像的CDDSN模型对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的无局部复发生存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可能为后续的治疗决策和随访监测提供参考,但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验证。


6
研究标题

个体化微小残留病变预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预后


摘要号:Oral 167


研究详情


研究目的:评估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微小残留病变(MRD)预测根治性放疗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研究方法:入组患者源于51例接受根治性放疗食管鳞癌的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其中8例接受根治性放疗,43例接受以根治性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在治疗前收集肿瘤组织标本,根治性放疗后收集血液样本进行ctDNA分析。MRD阳性定义为有2个及以上的ctDNA突变。


研究结果:在根治性放疗队列中,45%(23/51)患者在中位随访19个月期间出现疾病进展。疾病进展组和未进展组在根治性放疗结束后的中位ctDNA百分比有显著差异(进展组:0.213%, IQR:0.035%~1.499%;未进展组:0%,IQR:0%~0%;P < 0.0001)。51例患者在根治性放疗后,26(51%)例MRD阳性,25(49%)例MRD阴性。MRD阴性的患者均未出现进展,而88%(23/26)MRD阳性患者出现了疾病进展。根治性放疗后MRD阴性患者的PFS期比阳性患者更优(P<0.0001)。


研究结论:本研究显示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可精确识别接受根治性放疗后可能出现进展的食管鳞癌患者,在食管鳞癌患者预后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句话点评

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领衔专家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石安辉  余荣

校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常笑  邓玮

翻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于佳怡  刘嘉悦

通讯员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向奕蓉  滕悦


领衔专家






 王维虎 教授

博士、博士后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主任 

主编《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放射治疗指南》

主编《消化、头颈、胸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  副会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癌细胞》(Cancer Cell)、《美国医学会·外科学》(JAMA Surgery)、《肝病学》(Hepatology)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团队介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肿瘤的规范化诊治,个体化放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科室以“团结创新,至仁至精”为科训,通过具体项目带领全科进步,借助规范提升临床和科研水平,并努力实现肿瘤领域引领和示范作用。团队年收治新患者约5000例,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50余项,在研各类课题24项,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JAMA Surgery)、《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柳叶刀·呼吸医学》(Lancet Respir Med)、《肝病学》(Hepatology)、《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IJROBP)、《放射治疗学及肿瘤学》(Radiother Oncol)等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多篇,并主编了《恶性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