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严卫丽团队
最新研究: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可降低51.3%子代先心病风险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教授、严卫丽教授临床科研团队携博士后陈红燕、助理研究员张羿和博士王定美,近日发表了该团队一项历经7年的研究成果,首次证实红细胞叶酸对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保护作用,母亲围孕期(孕前3个月—孕后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可降低51.3%子代先心病风险。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病因与预防措施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通过叶酸增补实现先心病的有效预防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8月23日国际内科学顶级学术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 51.598)在线发表了该论文。
为发现先天性心脏病高危人群,该研究从4万多个健康家庭中经筛选纳入197 例先心病患儿的母亲和788例对照, 构成了巢式病例— 对照研究样本队列(涵盖上海市10个行政区、28家孕前和妇产医疗单位),采用传统病例对照分析,并联合被誉为“大自然的随机试验”的孟德尔随机化设计,系统地分析围孕期母亲红细胞叶酸浓度与子代先心病的关系。
黄国英说,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超过8‰,是5岁以下儿童重要死因之一。许多资料显示,围孕期叶酸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子代先心病风险增加,但有关母体叶酸与子代先心病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血清叶酸作为围孕期或妊娠期母亲叶酸状态,由于血清叶酸水平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故并不能反映体内稳定的叶酸水平,因此,不同的研究之间常常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国英教授和严卫丽教授团队建立了一个从孕前开始的大型的前瞻性队列(上海孕前亲子队列),采用母亲红细胞叶酸浓度这一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叶酸内暴露金标准测量,观察其在先心病发病关键窗口期的水平与子代先心病的关系。
研究发现,母体红细胞叶酸每升高 100纳摩尔与子代先心病风险降低 7% 相关,红细胞叶酸每升浓度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神经管畸形的906纳摩尔浓度界值对于预防先心病具有额外的获益,可使人群先心病发生率降低51.3%。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支持母亲红细胞叶酸浓度与子代先心病的因果关联。
严卫丽说,围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孕前3个月每天补充0.4 毫克叶酸可使子代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减少50%~70%。但发现在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上海市,孕前规律增补叶酸的人低于三成,有超过 90% 的备孕妇女红细胞叶酸水平未能达到 每升906 纳摩尔(即上海地区备孕女性和男性红细胞叶酸浓度低于每毫升400纳克〈相当于每升906 纳摩尔〉的比例分别超过90%和95%)。这一现状须引起政策制定者、妇幼保健医务工作者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因为先心病发生于胚胎早期,而通过补充剂提高红细胞叶酸浓度至推荐标准需要2-3个月,因此,叶酸增补需从孕前开始,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先心病的发生。该研究成果为制定先心病一级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黄国英说,该研究还观察到母体叶酸对子代先心病的保护作用可能存在阈值范围,因此,下一步临床科研团队将结合有关叶酸与其他母子临床结局的研究证据,探索可有效预防先心病且不增加其他不良健康结局发生的最佳红细胞叶酸水平,以及父亲叶酸水平与子代先心病发病的关系。
论文链接:
.acpjournals.org/doi/10.7326/M22-0741
来源:中国新闻
通讯员 孙国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