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5R原则!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抗病毒药物应用

2021-12-2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1024×341感染学习清单~_02.jpg



儿童抗病毒治疗的核心问题及策略与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01
儿童抗病毒治疗的核心问题及策略


呼吸道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临床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在病毒感染后可发展为重症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或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结合我国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诊疗现状及相关研发进展,总结临床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及策略如下。


(1)早期准确的呼吸道病毒学检查(包括标本采集的规范化)非常重要,应加强儿科呼吸道疾病病毒学实验室检测能力;

(2)强调儿科抗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与使用安全性的问题。包括充分掌握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病毒的类型及抗病毒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必须重视儿科临床中抗病毒药物误用、滥用和重复用药等问题;

(3)积极开展和完善儿科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4)鼓励开展儿童抗病毒药物治疗及病毒耐药性监测相关的临床研究,积累循证医学证据;

(5)提高对儿科抗病毒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认识,建立规范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流程;儿科医师应尽量选择可覆盖致病病毒谱的药物和儿童适宜的剂型及品规,避免不必要的超说明书用药。若临床实际确实需要超说明书用药,医师应提供科学的证据,遵循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流程,并将用药的理由和风险充分告知患儿家属,以降低执业风险。



02
基本原则(5R原则)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用药种类、剂量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儿科医师应在尽量明确病毒感染病原学的前提下,严格掌握抗病毒药物的适应证,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及药物本身理化性质,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进行治疗。参考国内外文献及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使用情况,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如下。


2.1 正确的病人(right patient)

明确的病原学诊断非常重要,但病原学诊断有时并不能及时获得,故流行病学史对诊断亦有重要帮助,而病原学诊断有时并不能及时提供确切依据。临床用药选择过程中诊断的及时性与诊断的准确性有时难以取舍。在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的流行季节,及时的药物治疗可能成为主要选择,不能为了明确病原诊断而延误治疗时机。对于某些抗病毒药物疗效不确切的病毒感染,相关诊断在后续治疗中非常重要,药物的选择应当慎重,同时需要注意了解有无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和疾病。


2.2 正确的药物(right medication)

抗病毒药物包括广谱抗病毒药物、抗RNA病毒药物和抗DNA病毒药物3大类。在病原不完全明确的情况下,及时选择能够覆盖可能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虽然是推荐的主要选择,但仍要权衡药物使用的利弊。病原明确者应针对性选择相应抗病毒药物。如明确病毒对某种药物有耐药性时可选择其他有效抗病毒药物替代治疗。对严重病毒感染性疾病,应选用作用机制不同、毒性不同的联合用药配合治疗。避免重复或同时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2种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尽量谨慎遵循相关说明书的年龄限制。


2.3 正确的剂量(right dose)

对有确切儿童用药剂量的药物,建议严格在剂量范围内用药,谨慎超量用药,避免小量间歇用药,防止耐药性发生。对没有儿童指导性用药剂量的药物,按体质量或体表面积换算给药或通过成人剂量折算给药时,要密切观察疗效。同时,应根据循证依据及时总结儿童特殊人群,如新生儿人群的用药经验。


2.4 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多为急性,且多具有自限性,但部分患儿仍可发展为重症。为了尽早阻断病情发展,缩短病程,及时减轻患儿症状,抗病毒药物应在明确诊断下尽早使用,但对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可以不必等待病原诊断结果,而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早期使用,对某些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移植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给予"抢先"治疗,同时使用疗程需根据不同病毒种类及疾病类型确定,同时应密切关注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2.5 正确的给药途径(right route)

儿童常用抗病毒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喷雾和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局部用药治疗有效者尽量避免全身用药,轻症不必给予不良反应大及静脉注射的抗病毒药物。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应根据临床及病原学诊断,严格按照抗病毒药物的适用范围选择用药,同时正确评估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从药物安全角度和不良反应方面考虑,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更应谨慎,并权衡利弊使用,轻症患儿不必给予不良反应大或需静脉注射的抗病毒药物,避免重复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本文节选自: 中国医院协会,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 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等.  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 (19): 1441-1450.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00727-01254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