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治疗顽固性腹水,反复大量放腹水?还是持续腹水引流?

2022-04-0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肝硬化非原创

对于顽固性腹水欧美及亚太地区指南均推荐在限盐及利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量放腹水(LVP)联合输注白蛋白可作为一线治疗


仍无效者,应推荐进行肝移植评估,或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或植入自动低流量腹水泵及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大量放腹水(LVP)


单次放腹水量大于5L时,每放1L腹水应静脉补充白蛋白6~8 g,以防止发生腹腔穿刺后循环功能障碍(PPCD)。


但其缺点是患者对于反复腹腔穿刺的依从性差,容易诱发感染,穿刺间隔期腹水可能很快增多,且短期快速补充大量白蛋白有可能导致前负荷过重,从而影响心肺功能


 放置腹腔引流管 


放置腹腔引流管最早应用于癌性腹水的治疗,临床观察证明该技术可行,腹水外渗等穿刺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此方法在我国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但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很少,欧美国家指南多不主张放置腹水引流管。


但近年来有关放置腹水引流管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


  • 2015年Kathpalia等报道了一项纳入227例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约10%的患者在留置引流管72 h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SBP),且发生SBP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 Corrigan等报道了25例患者长期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回顾性研究,其中40%的患者无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或再入院,超过50%的患者在长期保留腹腔引流管且无其他干预措施情况下,生存期在200 d以上。

  • Stratmann和Solbach等的研究也显示,长期留置腹腔引流管经济、有效,能减少就诊次数,可作为LVP的替代措施。

  • Macken 等进行文献系统回顾,共纳入了18项研究、166例患者,约12%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SBP的总体发生率为12.7%(0~42%),腹腔穿刺管部位蜂窝织炎的发生率为6%,其他非感染相关并发症如肝性脑病等发生率均较低。

  • Macken等随后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6例研究对象,其中17例放置长期腹腔引流管,19例行LVP,两组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SBP和蜂窝织炎发生率,以及白蛋白、肌酐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长期留置腹腔引流管组的生活质量表明显高于LVP组。


总之,有关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文献报道多基于小规模回顾性研究。但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消耗低,不需要过多的医疗照护和设备支持,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且SBP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对于无TIPS及肝移植意愿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可放置腹腔引流管,但需加强局部护理,并警惕腹水感染


内容节选自《关于肝硬化并发症诊治的共识与争议

纯干货.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